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稻米品质及籽粒中一些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67
作者
杨建昌
袁莉民
唐成
王志琴
刘立军
朱庆森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江苏扬州
关键词
水稻; 干湿交替灌溉; 米质; RVA; 淀粉合成关键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土培池和大田试验条件下,观察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对武育粳3号(粳稻)和扬稻6号(籼稻)米质和籽粒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对照(保持水层)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土壤干至土壤水势为-25kPa时复水)增加了结实率和粒重,降低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了淀粉的最高黏度和崩解值,减小了热浆黏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重干-湿交替灌溉(土壤干至土壤水势为-50kPa时复水)的结果则相反,两品种结果趋势一致。轻干-湿交替灌溉增加了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uS)、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淀粉合成酶(StS)和淀粉分支酶(SBE)活性,重干-湿交替灌溉则降低了上述各酶的活性。不同灌溉方式对籽粒中酸性转化酶(AIV)活性影响较小。SuS、AGP、StS和SBE活性与粒重、最高黏度、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与垩白度和消减值呈显著负相关。上述结果说明结实期轻干-湿交替灌溉可以改善稻米品质,SuS、AGP、StS和SBE在籽粒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52 / 105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旱种植下多个品种蒸煮品质和稻米RVA谱的比较性研究 [J].
蔡一霞 ;
王维 ;
张祖建 ;
夏广宏 ;
张洪熙 ;
杨建昌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3, (04) :508-513
[2]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与食用品质的关系 [J].
舒庆尧 ;
吴殿星 ;
夏英武 ;
高明尉 ;
Anna McClung .
中国农业科学, 1998, (03) :25-26+28-29
[3]  
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S]. 1999
[4]  
The sucrose-cleaving enzymes of plants are crucial for development, growth and carbon partitioning[J] . Arnd Sturm,Guo-Qing Tang.Trends in Plant Science . 199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