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信任与社会风险透视——基于知识图谱的视角

被引:7
作者
郭未 [1 ]
王灏晨 [2 ,3 ]
罗朝明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
[2]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
[3] 世界卫生组织生殖健康和人口科学合作中心
关键词
社会信任; 社会风险; 知识图谱; 中国;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3.10.011
中图分类号
C912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在逻辑理路上澄清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之间存在的互为因果性的关联机制,并在充分阐释采用知识图谱研究范式解析中国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的正当性基础之上,使用SPSS与Ucinet对超过2000篇以"社会风险"和"社会信任"为篇名或关键词的中文文献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从而透视到了当代中国在现实中所面临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问题的主要来源、发生领域、主要类型等方面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中国社会中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信任在类型、特征和性质等方面与西方社会的差异。据此提出,中国政府应优先建立"制度的信任",才可能有效化解以整个社会系统不断增加的复杂性所意味着的持续增加的社会风险,从而保持未来中国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477 / 14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流动的现代性[M]. 上海三联书店 , (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 2002
[12]  
社会学[M]. 华夏出版社 , (德)盖奥尔格·西美尔(GeorgSimmel)著, 2002
[13]  
社会风险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潘斌, 2011
[14]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
[15]   特殊与普遍的嬗变——试论风险社会中信任模式的重构 [J].
尹保红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0 (12) :72-75
[16]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 胡锦涛. &nbsp人民日报. 2005
[17]  
″Risk and Trust in Social Exchange:An Experimental Test ofa Classical Proposition,″. L.D.Molm,N.Takahashi,G.Peters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