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PP模型的土地整理对长期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刘世梁 [1 ]
董玉红 [2 ]
王军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3]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关键词
土地整理; WEPP模型; 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4.04.004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典型丘陵区土地整理项目,利用坡面土壤侵蚀WEPP机理模型,模拟不同坡地梯田改造后土壤流失量和产沙量的长期变化,及土地利用和耕作措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坡度增加,坡地的梯田整理对于减少土壤流失量的作用减弱,但对于减少总产沙量作用增加。土地利用方式影响土壤流失量和产沙量,由高到低为常规耕作的农田、草地和灌丛。对于耕作措施来说,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免耕措施与传统的耕作措施相比,可以明显降低土壤流失量和产沙量。土壤流失量受降雨的影响制约,休闲地日降雨量超过12mm时产生土壤流失,而农田日降雨量超过20mm时才产生土壤流失,降雨量越大,梯田减少土壤流失的效应越明显。长期模拟结果表明,土壤流失的年际变化受降雨量变化主导,土壤流失量变化趋势与降雨量变化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典型侵蚀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D].刘培娟.山东农业大学.2008, 03
[2]   不同降雨历时梯田和坡耕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J].
韩芳芳 ;
刘秀花 ;
马成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4) :14-19+31
[3]   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特性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J].
郭贤仕 ;
杨如萍 ;
马一凡 ;
郭天文 ;
张绪成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4) :1-5
[4]   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J].
李岩 ;
欧名豪 ;
赵庚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2) :398-403
[5]   WEPP模型在东北黑土区的适用性评价——以坡度和水保措施为例 [J].
刘远利 ;
郑粉莉 ;
王彬 ;
王玉玺 ;
解运杰 ;
樊华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139-145
[6]   土地整理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与防治对策 [J].
张野 ;
苏芳莉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8, (05) :31-32
[7]   不同坡改梯方式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陈述文 ;
邓炜 ;
邱金根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9) :8251-8254
[8]   WEPP在黄土高原坡面径流调控中的适用性研究 [J].
幸定武 ;
高建恩 .
人民黄河, 2008, (04) :66-67+95
[9]   基于WEPP的黄土丘陵区不同坡长条件下坡面土壤侵蚀预测 [J].
王建勋 ;
郑粉莉 ;
江忠善 ;
张勋昌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02) :151-156
[10]   坡面版WEPP模型在川中丘陵区的应用研究 [J].
严冬春 ;
文安邦 ;
张忠启 ;
郑进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5) :42-4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