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特性和水土流失的影响

被引:30
作者
郭贤仕
杨如萍
马一凡
郭天文
张绪成
机构
[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土地水分; 水土流失;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10.04.022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黄土高原西部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进行了2a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特性和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免耕+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方式保水效果明显,全年平均土壤含水量比传统耕作高出1%以上,单纯的免耕与传统耕作没有显著差异。(2)免耕可使耕作层土壤水分保持相对稳定,初春播种后土壤较长时间保持较高含水量有利于作物出苗;雨后免耕处理耕作层具有更强保水能力,从而使土壤水分保持相对稳定则有利于作物生长。(3)不同耕作方式对坡耕地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与其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有关,免耕虽然增加了耕作层土壤容重,但也增加了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了团聚体破坏率,增强了土壤抗蚀力,覆盖能降低免耕地表层土壤容重,增强其持水与保墒能力。(4)免耕措施未必能减少坡地径流量,但可显著降低土壤侵蚀量,免耕辅以秸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径流量和产沙量较传统耕作处理分别减少了8.35%和88.11%。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秸秆覆盖的农田效应 [J].
沈裕琥 ;
黄相国 ;
王海庆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1) :48-53
[2]   免耕对土壤容重总孔隙度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J].
张福武 ;
蔡立群 ;
陈英 .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08) :9-11
[3]   浅谈坡改梯工程在流域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J].
李小燕 ;
杨永利 .
陕西水利, 2008, (S2) :139-140
[4]   陇东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的人文因素及经济损失分析 [J].
潘竟虎 ;
张伟强 ;
秦晓娟 .
中国水利, 2008, (12) :37-39
[5]   耕作方式对黄绵土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李爱宗 ;
张仁陟 ;
王晶 .
土壤通报, 2008, (03) :480-484
[6]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J].
张晓艳 ;
王立 ;
黄高宝 ;
陈光荣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02) :58-61
[7]   大力推进我国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访国家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巡视员张学俭 [J].
王馨凤 ;
王丽华 .
今日国土, 2008, (03) :17-19
[8]   耕作方式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 [J].
黄高宝 ;
罗珠珠 ;
辛平 ;
张国盛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5-8+66
[9]   等高固氮植物篱控制坡耕地地表径流的效果 [J].
孙辉 ;
唐亚 ;
陈克明 ;
张炎周 .
水土保持通报, 2001, (02) :48-51
[10]   云南坡耕地农业持续发展研究 [J].
王洪中 ;
张忠武 ;
贾秋鸿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4)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