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耕作方式对黄绵土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23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仁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耕作方式;
黄绵土;
水稳性团聚体;
有机质;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8.03.004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25mm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T),团聚体稳定率: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传统耕作(T)。水稳定性团聚体数量以及团聚体的水稳定性均与耕作方式有关。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和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有利于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形成。分析结果同时说明,采用适当耕作方式的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更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性的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80 / 4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经济适应性评价
[J].
孙利军
;
张仁陟
;
蔡立群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5)
:14-19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仁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蔡立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2]
青海省东部山区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
[J].
李月梅
;
徐仁海
;
曹广民
.
土壤通报,
2006, (04)
:640-643

李月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青海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徐仁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 青海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曹广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 青海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3]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吴婕
;
朱钟麟
;
郑家国
;
姜心禄
.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02)
:192-195

吴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朱钟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郑家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姜心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农业部长江上游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省农科院
[4]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状况的影响
[J].
张胜爱
;
马吉利
;
崔爱珍
;
郝秀钗
;
郭程瑾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1)
:110-113

张胜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马吉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崔爱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郝秀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省藁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5]
不同耕作方式对黑土结构性的影响
[J].
王鸿斌
;
王洪英
;
徐金荣
;
赵兰坡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658-662+674

王鸿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王洪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长春达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徐金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靖宇农机管理总站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赵兰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6]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微团聚体的影响
[J].
刘梦云
;
常庆瑞
;
安韶山
;
郑顺安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11)
:247-25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庆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安韶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7]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J].
严洁
;
邓良基
;
黄剑
.
中国农机化,
2005, (02)
:31-34

严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
[8]
黑土开垦后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J].
宇万太
;
沈善敏
;
张璐
;
马强
;
赵少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2)
:2287-229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少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侯春霞
;
骆东奇
;
谢德体
;
魏朝富
;
朱波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467-470

侯春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骆东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谢德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魏朝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10]
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
[J].
赵廷祥
.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2, (04)
:7-8

赵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