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加载型表面等离子体波导中发光粒子的自发辐射特性

被引:6
作者
姚波
刘晔
龙虎
毛庆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省光子器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激光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自发辐射; 偶极子; 若丹明6G;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814 [波导、波导管、波导传输线];
学科分类号
0810 ; 081001 ;
摘要
研究了介质加载型表面等离子体(DLSPP)波导中发光粒子的自发辐射特性。通过经典偶极子近似,给出了发光粒子在SPP波导任意位置处的自发辐射速率与自发辐射耦合成表面等离子体(SPP)导波模概率的计算方法;采用有限元法(FEM)模拟计算了单模DLSPP波导中若丹明6G(R6G)发光粒子的自发辐射速率和自发辐射耦合成SPP模式的概率。模拟结果表明,在DLSPP波导中,当发光粒子距金属界面较近时,自发辐射速率大幅增强,当远离金属界面时,自发辐射速率降低并趋于真空中的值;同时,DLSPP波导中发光粒子自发辐射耦合成SPP模式的概率也与其位置相关,当处在波导截面中心位置时,自发辐射耦合成SPP导波模的概率可高达70%。基于上述模拟结果,指出通过优化发光粒子在截面上的掺杂分布,可以提高截面上平均粒子数反转度,也可以提高截面上发光粒子自发辐射耦合成SPP导波模的总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采用放大的自发辐射光源测试光学薄膜的损伤阈值 [J].
周琼 ;
张志祥 ;
孙明营 ;
姚玉东 ;
彭宇杰 ;
刘德安 ;
朱健强 .
光学学报, 2014, 34 (08) :191-196
[2]   利用激光诱导化学沉积法制备锥形光纤SERS探针 [J].
范群芳 ;
刘晔 ;
曹杰 ;
姚波 ;
毛庆和 .
中国激光, 2014, 41 (03) :206-210
[3]   Nd3+掺杂硫系玻璃微球荧光腔量子电动力学增强效应 [J].
李超然 ;
吴越豪 ;
戴世勋 ;
路来伟 ;
吕社钦 ;
沈祥 ;
张培晴 ;
许银生 .
光学学报, 2014, 34 (02) :227-231
[4]   Photo-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rhodamine 6G in a 2-hydroxyethyl-methacrylate methyl-methacrylate copolymer [J].
Holzer, W ;
Gratz, H ;
Schmitt, T ;
Penzkofer, A ;
Costela, A ;
García-Moreno, I ;
Sastre, R ;
Duarte, FJ .
CHEMICAL PHYSICS, 2000, 256 (01) :125-136
[5]  
Electromagnetic interactions of molecules with metal surfaces .2 G.W. Ford,W.H. Weber. Physics Reports . 1984
[6]  
Coupling of energy from quantum emitters to the plasmonic mode of v groove waveguides: A numerical study .2 Vernon,K.C,Tischler,N,Kurth,M.L.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