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相互嫁接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耿明建
郭丽丽
赵竹青
石磊
朱端卫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品种; 嫁接; 改良插接法; 叶绿素; 养分; 产量构成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溶液培养和土壤培养条件下,试验油菜幼苗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油菜幼苗嫁接后一般有10~12d的缓苗期,其后可确认嫁接苗是否成活。利用"插接法"探索油菜幼苗嫁接技术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形成了"改良插接法",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相互嫁接后,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受砧木、接穗影响程度不同,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主要与其接穗母株接近,主根长度则与其砧木母株特性接近,但它们同时均受到砧木或接穗的影响,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接穗母株特性相近,基本不受砧木影响。油菜地上部硼含量主要受接穗控制,同时受到砧木影响,而砧木硼含量与接穗关系较小。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各部位钙、镁含量无明显差异,嫁接对其亦无明显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89+195 +1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1]  
Iron chlorosis in soybeans as related to the genotype of rootstock. Brown,JC,Holmes,RS,Tiffin,LO. Soil Science . 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