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南部海洋线虫种类组成及其取食类型

被引:11
作者
蔡立哲
洪华生
邹朝中
方少华
吕小梅
张跃平
机构
[1]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国家教育部海洋生态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厦门
[2] 厦门大学生物系!厦门
[3] 福建海洋研究所!厦门
[4] 福建海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海洋线虫; 台湾海峡; 取食类型; 种类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 [海洋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摘要
1997年 8月对台湾海峡南部 4个取样站进行了海洋线虫调查 ,获得了海洋线虫 85种 ,隶属于 3目 2 5科 75属。密度较高的种有变异矛咽线虫 (Dory laimopsisvariabilis)、萨巴线虫 (Sabtieriasp .)、(Vasostomasp .1 )、(Vasostomasp .2 )和 (Xyalasp .)等 ,其平均密度分别为 1 .1 4、1 .1 2、0 .6 1、0 .87和 0 .34× 1 0 4个 /m2 ,分别占海洋线虫总平均密度的 1 1 .7%、1 1 .5 %、6 .2 %、9.2 %和 3.5 %。与其他海域相比 ,台湾海峡南部海洋线虫优势种的密度低 ,但与大型底栖动物或多毛类相比 ,海洋线虫种类多样性指数较高 ,均在 4.0以上。台湾海峡南部海洋线虫的取食类型以选择性和非选择性食沉积物者类型占多数 ,但刮食性种类也不少 ,这与台湾海峡南部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台湾海峡南部既有细的陆源沉积物流入 ,又有上升流、黑潮暖流等的作用而形成的较粗沉积物 ,因而构成台湾海峡南部沉积物的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厦门潮间带泥滩和虾池小型底栖动物类群的丰度附视频 [J].
蔡立哲 ;
李复雪 .
台湾海峡, 1998, (01) :91-95
[2]   青岛湾有机质污染带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研究 [J].
张志南 ;
党宏月 ;
于子山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3, (01) :83-91
[3]   秦皇岛砂滩海洋线虫的数量研究 [J].
张志南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 1991, (01) :63-75
[4]   小型底栖生物取样方法的研究附视频 [J].
张志南 ;
钱国珍 .
海洋湖沼通报, 1990, (04) :37-42
[5]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海洋线虫空间分布的研究 [J].
张志南 ;
谷峰 ;
于子山 .
海洋与湖沼, 1990, (01) :11-19
[6]   黄河口水下三角洲及其邻近水域小型底栖动物的初步研究 [J].
张志南 ;
李永贵 ;
图立红 ;
于子山 .
海洋与湖沼, 1989, (03) :197-208
[7]  
Meiobenthic distribution and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in five European estuaries[J] . Karline Soetaert,Magda Vincx,Jan Wittoeck,Maio Tulkens.Hydrobiologia . 1995 (1)
[8]  
Effects of manipulation of food supply on estuarine meiobenthos[J] . Melanie C. Austen,Richard M. Warwick.Hydrobiologia . 1995 (1)
[9]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of the free-living nematodes of Long Island Sound[J] . J. H. Tietjen.Marine Biology . 1977 (2)
[10]  
The response of meiofauna to sediment disturbance. Sherman K M and Coull B C.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