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晚二叠世煤中硫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被引:23
作者
赵福平
机构
[1]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晚二叠世; 煤中硫; 分布特征; 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533.1 [元素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贵州省晚二叠世煤分布最广,且煤中硫变化较大,特低硫煤至高硫煤均有;煤中硫变化规律明显,与沉积相有密切的相关性,总体呈带状分布,即由西向东,沉积相由陆相到过渡相到海相,硫含量总体亦呈逐渐升高态势,即由低硫煤向高硫煤变化;多数情况下,在东部海相区,当煤中有机硫升高时,煤的全硫亦随之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贵州大方背斜南东翼煤中硫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赵福平 ;
舒万柏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6, (05) :9-12
[2]   贵定超高有机硫煤中的细菌体及其意义 [J].
雷加锦,濮英英,任德贻 .
岩石学报, 1995, (04) :456-461
[3]   贵定超高有机硫煤硫的聚集模式 [J].
雷加锦 ;
任德贻 ;
唐跃刚 ;
储雪蕾 ;
赵瑞 .
科学通报, 1994, (15) :1405-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