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防治玉米螟试验的统计分析

被引:1
作者
宋哲和
机构
[1] 山西农学院
关键词
变量分析; 显著度; 显著性水平; 平方根; 二次方根; 玉米螟; 平方和; 统计分析; 财政管理; 负二项式分布; 混用; 差异比较; 田间分布; DDT; 平准; 幼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防治害虫试验效果的测定主要是根据虫口密度、为害程度或损失情况来衡量:如邱式邦等(1963)用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试验是在心叶末期施药后7—10天,每处理剖查玉米60-70株,以“百株虫数”和“减虫%”用作衡量防治效果的标准;郑炳宗等(1965)在心叶末期防治后11—14天剖查玉米植株的蛀孔及虫数,田间试验设计是采用随机排列,并用变量分析的统计方法来分析试验结果。根据作者的研究,潜蛀在玉米茎秆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颗粒剂防治玉米钻心虫的研究 [J].
郑炳宗 ;
黄书針 .
植物保护学报, 1965, (02) :133-142
[2]   颗粒剂防治玉米螟的研究 [J].
邱式邦 ;
魏鸿钧 ;
董慧芳 ;
张乃鑫 ;
方昌源 ;
孟文 ;
靳志强 ;
王理智 ;
李璧铣 ;
陈沛 .
植物保护学报, 1963, (02) :123-133
[3]   生物统计法及其在田间试验中的应用 [J].
李焕章 .
山西农业科学, 1962, (08) :18-23
[4]   对田间试验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 [J].
王绶 .
山西农业科学, 1962, (08) :7-9
[5]   稻田三化螟集团分布的初步调查及其在实用上的意义 [J].
尹汝湛 ;
赵善欢 ;
王鉴明 .
昆虫学报, 1954, (04) :337-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