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煤矿信息逻辑模型及开采系统决策控制方法

被引:67
作者
任怀伟 [1 ,2 ]
王国法 [1 ,2 ]
赵国瑞 [1 ,2 ]
曹现刚 [3 ]
杜毅博 [1 ,2 ]
李帅帅 [2 ]
机构
[1]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采设计事业部
[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研究分院
[3] 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关键词
智慧煤矿; 逻辑模型; 信息实体; 决策控制; 协同控制;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8.1162
中图分类号
TD67 [矿山生产自动化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针对数字矿山向智慧矿山发展过程中信息关联层次不清晰、框架结构不完善、缺少智能决策依据及有效控制方法的问题,提出了智慧煤矿信息逻辑模型,基于本体和语义网技术建立了煤矿多源、异构关系数据的信息"实体"和虚实映射机理,提出基于知识需求模型的信息实体主动匹配与推送策略,构建基于开采行为预测推理的智慧逻辑模型进化机制,形成了层级清晰、结构明确、全面覆盖的智慧煤矿信息模型;构建了综采设备群空间位姿关系模型,提出了考虑随机误差的强耦合设备群空间坐标统一描述及各设备关联坐标系转换方法,建立了多参量融合分析和评估的开采环境-生产系统耦合关系模型,为煤矿装备位姿控制及智能决策提供支撑;给出了时变多因素影响下的开采设备群全局最优规划和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将综采设备群全局最优规划归结为一个二次积分模型的燃料最优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模态控制的综采设备群全局最优推进路径规划及控制策略,可兼顾开采条件、设备能力、工艺流程及能量消耗,确保生产成本、效率的有效改善。给出了同时考虑环境干扰和传感器数据时延特性的液压支架群组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上述基础架构和数学模型为深层次挖掘智慧煤矿海量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解决大数据环境下开采系统的最优化协同控制、实现复杂地质条件下连续稳定开采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可有效推动智慧煤矿技术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923 / 293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基于开源技术的煤矿地测数据服务体系研究[D]. 奚砚涛.中国矿业大学 2008
[12]  
Underground mining method selection by decision making tools[J] . Serafettin Alpay,Mahmut Yavuz.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incorporating Trenchless Technology Research . 2008 (2)
[13]   智慧矿山概念及关键技术探讨 [J].
王莉 .
工矿自动化, 2014, 40 (06) :37-41
[14]   智慧矿山系统工程与关键技术探讨 [J].
徐静 ;
谭章禄 .
煤炭科学技术, 2014, 42 (04) :79-82
[15]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矿山安全生产模型研究 [J].
张旭平 ;
赵甫胤 ;
孙彦景 .
煤炭工程, 2012, (10) :123-125
[16]   物联网与感知矿山专题讲座之二——感知矿山与数字矿山、矿山综合自动化 [J].
张申 ;
丁恩杰 ;
徐钊 ;
华钢 .
工矿自动化, 2010, 36 (11) :129-132
[17]   物联网与感知矿山专题讲座之一——物联网基本概念及典型应用 [J].
张申 ;
丁恩杰 ;
徐钊 ;
华钢 .
工矿自动化, 2010, 36 (10) :104-108
[18]   数字矿山的定义、内涵与进展 [J].
卢新明 ;
尹红 .
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01) :48-52
[19]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煤矿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J].
岳一领 ;
李东生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5, (02) :211-215
[20]   数字矿山与我国矿山未来发展 [J].
吴立新 ;
朱旺喜 ;
张瑞新 .
科技导报, 2004, (07) :29-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