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群落演替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被引:50
作者
彭舜磊 [1 ,2 ]
由文辉 [1 ,2 ]
沈会涛 [1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物理性质; 常绿阔叶林; 演替序列; 饱和导水率; 坡面径流; 有机质; 土壤大孔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饱和导水率是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重要参数,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反应敏感。为了揭示植被演替对土壤剖面上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恒定水头法测定了天童林区155a植物群落演替序列60cm深土壤剖面上的饱和导水率。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饱和导水率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迅速降低,在0~20cm土层内,各演替阶段饱和导水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0~60cm土层内饱和导水率的平均值从裸地、石栎+檵木灌丛、马尾松林、木荷+马尾松林、木荷林到栲树林升高极为显著,植物群落演替到灌丛阶段,平均饱和导水率已与裸地存在显著差异,演替到栲树顶极群落达到最高3.28mm/min;土壤体积质量、非毛管孔隙度和粉粒含量为影响饱和导水率的主要因子;土壤有机质随演替进展而增加,与饱和导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植被演替能显著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天童常绿阔叶林区土壤高的饱和导水率是坡面径流少见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子午岭植被恢复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J].
梁向锋 ;
赵世伟 ;
张扬 ;
华娟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636-642
[2]   盘式吸渗仪测定土壤导水率的两种新方法 [J].
樊军 ;
王全九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0) :14-18
[3]   表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对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 [J].
胡克林 ;
李保国 ;
陈研 .
水利学报, 2006, (10) :1217-1223
[4]   中国东部常绿阔叶林退化群落分析及恢复重建研究的一些问题 [J].
王希华 ;
闫恩荣 ;
严晓 ;
王良衍 .
生态学报, 2005, (07) :1796-1803
[5]   长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研究 [J].
余新晓 ;
赵玉涛 ;
张志强 ;
程根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5-19
[6]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凋落物数量及分解动态 [J].
张庆费 ;
宋永昌 ;
吴化前 ;
由文辉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9, (03) :59-64
[7]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J].
单秀枝 ;
魏由庆 ;
严慧峻 ;
刘继芳 ;
张锐 .
土壤学报, 1998, (01) :1-9
[8]   浙江天童森林公园植物群落演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张庆费 ;
由文辉 ;
宋永昌 .
植物资源与环境, 1997, (02) :37-41
[9]   Temporal patterns of net soil 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through secondary succession in the subtropical forests of eastern China [J].
En-Rong Yan ;
Xi-Hua Wang ;
Ming Guo ;
Qiang Zhong ;
Wu Zhou ;
Yong-Fu Li .
Plant and Soil, 2009, 320 :181-194
[10]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in gradients of disturbance[J] . Beate Zimmermann,Helmut Elsenbeer.Journal of Hydrology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