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暴力犯罪看乡村秩序及其“豪强化”危险 国家法/民间法视角反思

被引:14
作者
储卉娟
机构
[1]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乡村秩序; 暴力犯罪; 国家法; 民间法; 豪强化;
D O I
10.15992/j.cnki.31-1123/c.2012.03.004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对东北四所监狱"民事转刑事"暴力犯罪案件的调查显示,现代乡村社会存在一类特殊的纠纷:第一,它的广泛存在,标志着民间秩序整合力量在特定情境下的失败;第二,它也没有被国家法系统处理和吸收。本文通过对结构性访谈中7个案例的详细剖解,检视了这类纠纷背后乡村秩序的可能图景。与传统的民间法理论的预设相反,国家法秩序的"外来性"是地方性社会中日渐增多的"陌生人"获得保护的可能途径。然而,国家法的实践依赖于基层政治运作,其调整功能取决于民间秩序的配合,民间秩序整合的失败迫使国家法直接面对个人的实质性需求,而其调整无力反过来增加了个人对国家法的失望,并可能将失望导向对国家法独立性的质疑。在此背景下,"豪强化"的危险可能在乡村社会出现:"强力人士"依赖国家对社会的渗透力和控制力,向下瓦解传统秩序的力量;借助国家法和国家政权在权力来源上的同一性,向上瓦解国家法秩序的合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97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乡村“混混”对村庄秩序的影响——两湖平原与湘南农村的比较 [J].
刘岳 ;
陈柏峰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 (02) :174-178
[3]   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 [J].
董磊明 ;
陈柏峰 ;
聂良波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5) :87-100+206
[4]   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 [J].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2008, (02) :10-29
[5]   区域·结构·秩序——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对话 [J].
萧凤霞 ;
包弼德 ;
刘平 ;
刘颖 ;
张玄芝 .
文史哲, 2007, (05) :5-20
[6]   乡村纠纷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法律史和法律人类学相关研究评述 [J].
张佩国 .
开放时代, 2005, (02) :86-94
[7]   “国家与社会”框架下的中国乡村研究综述 [J].
郑卫东 .
中国农村观察, 2005, (02) :72-79+81
[8]   乡村社会变迁与权威、秩序的建构——对两部乡村政治研究著作的评价和思考 [J].
徐勇 .
中国农村观察, 2002, (04) :76-79
[9]  
诉讼的话语.[M].(美)梅丽(Merry; S. E.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苏力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