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大变形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及新型支护体系应用介绍

被引:111
作者
李术才 [1 ]
徐飞 [1 ]
李利平 [1 ]
王渭明 [1 ,2 ]
张伟 [3 ]
张乾青 [1 ]
石少帅 [1 ]
机构
[1] 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
[2] 山东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3] 中铁十四局成兰铁路工程指挥部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变形; 研究现状; 平衡转换; 格栅钢架; 混凝土核心筒;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5.1363
中图分类号
U455.7 [掘进、导巷与支护];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从大变形的定义、类型及分级、发生机制及原因、判定标准、工程对策等方面,对国内外隧道工程修建过程中面临的大变形问题进行系统的总结探讨;阐述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平衡转换的力学机制及支护理念,提出预防控制大变形灾害的关键技术与重点突破方向;借鉴超高层建筑中常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理念,秉持"先让再抗后刚"大变形控制思想,自主研发软弱破碎地质条件下钢格栅混凝土核心筒支护结构体系,阐述新型支护体系调动围岩主体承载的催化机制和结构自身多级转化辅助承载的变形受力特点;现场试验表明新型支护体系对治理高应力软弱破碎围岩大变形灾害是有效的,为同类地质条件下大变形灾害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366 / 13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矿用预应力钢棒支护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 [J].
吴拥政 ;
康红普 ;
吴建星 ;
范润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S1) (S1) :3230-3237
[2]   软岩巷道可缓冲渐变式双强壳体支护原理及实践 [J].
贾宏俊 ;
王辉 .
岩土力学, 2015, 36 (04) :1119-1126
[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中型钢与格栅支护适应性现场对比试验研究 [J].
张德华 ;
刘士海 ;
任少强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 33 (11) :2258-2266
[4]   浅谈框架—核心筒结构在超限高层设计中的应用 [J].
卢凯亮 .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2) :178-178
[5]   隧道围岩挤压变形问题探究 [J].
王成虎 ;
沙鹏 ;
胡元芳 ;
李苍松 ;
郭啟良 .
岩土力学, 2011, 32(S2) (S2) :143-147
[6]   深部复合顶板煤巷变形破坏机制及耦合支护设计 [J].
何满潮 ;
齐干 ;
程骋 ;
张国锋 ;
孙晓明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05) :987-993
[7]   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研究 [J].
侯光瑜 ;
陈彬磊 ;
苗启松 ;
刘向阳 ;
黄嘉 .
建筑结构学报, 2006, (02) :1-9
[8]   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及预测预报研究 [J].
李永林 ;
冯学钢 ;
姜云 ;
何川 .
现代隧道技术, 2005, (05) :49-54+62
[9]   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类型与机制研究 [J].
姜云 ;
李永林 ;
李天斌 ;
王兰生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4, (04) :46-51
[10]   地下铁道明挖区间隧道结构预制技术的研究 [J].
王明年 ;
李志业 ;
关宝树 .
铁道学报, 2004, (03)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