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土地种植苜蓿后土壤速效养分与pH值的时空变化

被引:7
作者
闻志彬
贾志宽
韩清芳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土地; 苜蓿; 速效养分; pH值; 时空变异;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8.11.010
中图分类号
S156 [土壤改良];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目的】为评价苜蓿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草田轮作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在苜蓿各生育期对0~60 cm土层进行取样,研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p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种植苜蓿第2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小,第3年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幅较大,与种植前相比,其0~20、20~404、0~6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3.85,5.82和8.25 mg/kg;在第2年,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于第2茬达到峰值。在第3年,头茬苜蓿生育期内各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均迅速下降,与种植前相比,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降低了3.16,2.98和2.40 mg/kg;各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94.35,88.29和88.55 mg/kg;各土层土壤的pH值略有增加,与种植前相比,种植苜蓿后的第3年,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的pH值分别增加了0.14,0.12,0.04。【结论】种植苜蓿后,土壤硝态氮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第2年第1茬初花期时达到最低,苜蓿的固氮作用从第2年第2茬开始显现;土壤的速效磷含量变化呈抛物线型变化,于第2年第2茬达到峰值;土壤速效钾含量逐年下降;pH值略有增加但变化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苜蓿培肥对灰漠土养分及胡敏酸特性的影响 [J].
孙本华 ;
高明霞 ;
吕家珑 ;
张一平 .
水土保持研究, 2007, (03) :338-340
[2]   种植苜蓿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杨玉海 ;
蒋平安 ;
艾尔肯 ;
周抑强 .
干旱区地理, 2005, (02) :248-251
[3]   不同种植年限苜蓿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J].
杨玉海 ;
蒋平安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110-113
[4]   黄土高原地区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 [J].
张春霞 ;
郝明德 ;
王旭刚 ;
魏孝荣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6) :1107-1111
[5]   中国苜蓿栽培史初探 [J].
周敏 .
草原与草坪, 2004, (01) :44-46
[6]   种植苜蓿对黄绵土表土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张国盛 ;
黄高宝 ;
张仁陟 ;
黄鹏 ;
晋小军 ;
李玲玲 .
草业学报, 2003, (05) :88-93
[7]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紫花苜蓿品种间根系发育能力的初步研究 [J].
郭正刚 ;
张自和 ;
肖金玉 ;
侯扶江 ;
陆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1007-1012
[8]   西部大开发——草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J].
安登第 .
草业科学, 2002, (04) :4-6
[9]   磷高效基因型小麦对缺磷胁迫的根际适应性反应 [J].
王庆仁 ;
李继云 ;
李振声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1) :1-7
[10]   黄河三角洲地区苜蓿生态适应性研究 [J].
马其东 ;
高振生 ;
洪绂曾 ;
王培 .
草地学报, 1999, (01) :2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