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板栗地方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被引:85
作者
江锡兵 [1 ]
龚榜初 [1 ]
刘庆忠 [2 ]
陈新 [2 ]
吴开云 [1 ]
邓全恩 [1 ]
汤丹 [1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板栗;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表型多样性;
D O 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4.04.008
中图分类号
S664.2 [栗];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采用巢式设计方差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10个省份90个板栗地方品种叶片表型、坚果表型及品质12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板栗12个农艺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存在广泛变异;(2)叶片表型性状、坚果表型性状及坚果品质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7.7%、4.4%和6.8%,表明坚果表型性状遗传稳定性高于叶片表型及坚果品质性状;(3)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VST均值为23.42%,远远小于群体内变异(76.58%),群体内变异是其主要的变异来源;(4)利用群体间最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10个板栗群体分为4大类,反映不同地理群体板栗表型多样性存在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41 / 65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山桐子自然群体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J].
江锡兵 ;
龚榜初 ;
李大伟 ;
吴开云 ;
赵献民 .
林业科学研究, 2013, 26 (01) :113-117
[2]   中国板栗种质资源的AFLP分析 [J].
兰彦平 ;
周连第 ;
姚研武 ;
王尚德 ;
刘国彬 .
园艺学报, 2010, 37 (09) :1499-1506
[3]   灵石山米槠林优势种群不同叶龄叶属性的研究 [J].
王英姿 ;
洪伟 ;
吴承祯 ;
郑关关 ;
范海兰 ;
陈灿 ;
李键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 29 (03) :203-209
[4]   中国板栗自然居群微卫星(SSR)遗传多样性 [J].
田华 ;
康明 ;
李丽 ;
姚小洪 ;
黄宏文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3) :296-302
[5]   燕山板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J].
王同坤 ;
董超华 ;
齐永顺 ;
张京政 ;
柏素花 ;
宋文静 ;
张开慧 .
果树学报, 2006, (04) :547-552
[6]   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J].
周连第 ;
兰彦平 ;
韩振海 .
华北农学报, 2006, (03) :81-85
[7]   板栗叶片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J].
周连第 ;
兰彦平 ;
曹庆昌 ;
李淑英 ;
兰卫宗 .
中国农学通报, 2005, (09) :136-139
[8]   植物叶寿命及其相关叶性状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J].
张林 ;
罗天祥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6) :844-852
[9]   白皮松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研究 [J].
李斌 ;
顾万春 ;
卢宝明 .
生物多样性, 2002, (02) :181-188
[10]   植物种内形态变异的机制及其研究方法 [J].
杨继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1, (02) :18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