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不同林型枯落物持水性及生态水文效应研究

被引:16
作者
王会京
王红霞
谢宇光
机构
[1] 邢台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关键词
太行山; 林型; 枯落物; 土壤; 生态水文;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6.06.016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研究了太行山不同林型枯落物物持水性及生态水文效应,结果表明:(1)灌丛和混交林未分解层占总厚度的一半以上,阔叶林和针叶林半分解层占总厚度的一半以上;枯落物总蓄积量大小排序为针叶林>混交林>阔叶林>灌丛,不同林型半分解层蓄积量均占总蓄积量一半以上,表明了高海拔枯落物分解速度比低海拔枯落物分解速度快。(2)不同林型枯落物半分解层和未分解层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有效拦蓄率、有效拦蓄量和自然含水率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基本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灌丛,并且未分解层高于半分解层;针叶林枯落物有效拦蓄能力最强,灌丛最弱,即高海拔拦蓄能力较强,低海拔较弱。(3)土壤容重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降低,依次表现为灌丛>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土壤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毛管孔隙度在不同林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土壤饱和含水量、有效调蓄空间、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依次表现为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灌丛。(4)不同林型初渗速率与稳渗速率存在较好的幂函数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渗透性能与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均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其中,非毛管孔隙状况对土壤渗透性的影响更为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太行山森林水源涵养能力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144 +1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川中丘陵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层蓄积量及持水特性 [J].
郑江坤 ;
王婷婷 ;
付万全 ;
杨润红 ;
宫渊波 .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28 (03) :87-91+118
[2]   河北雾灵山不同密度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J].
石媛 ;
鲁绍伟 ;
陈波 ;
杨新兵 ;
李少宁 ;
白翠玲 .
水土保持学报, 2014, 28 (03) :92-97
[3]   塔里木河上游不同森林类型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J].
韩路 ;
王海珍 ;
吕瑞恒 ;
于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4, (01) :96-101
[4]   河北雾灵山不同海拔油松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研究 [J].
卢振启 ;
黄秋娴 ;
杨新兵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4, (01) :112-116
[5]   北京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 [J].
高开通 ;
胡淑萍 ;
刘鹏举 ;
唐小明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05) :160-164+169
[6]   北京山地不同密度侧柏人工林枯落物及土壤水文效应 [J].
鲁绍伟 ;
陈波 ;
潘青华 ;
张玉平 ;
李少宁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1) :224-229
[7]   北京山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水文特征研究 [J].
张艺 ;
史宇 ;
余新晓 ;
常存 ;
邓文平 ;
王贺年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3) :62-67
[8]   4种地被竹枯落物的水文特征及其截持降雨过程研究 [J].
刘国华 ;
张金池 ;
林树燕 ;
王福升 ;
丁雨龙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2) :105-108+113
[9]   冀北山区三种典型森林类型枯落物水文效应研究 [J].
剪文灏 ;
李淑春 ;
陈波 ;
苑丽丽 ;
杨新兵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5) :144-147
[10]   闽北不同类型毛竹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J].
刘蔚漪 ;
范少辉 ;
漆良华 ;
刘广路 ;
余林 ;
黄金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2)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