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演变及与水稻品种的相互关系

被引:24
作者
陆凡
王法明
郑小波
史阿宝
陈毓苓
陈志谊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南京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病虫监测与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
关键词
稻瘟病菌; 小种演变; 水稻品种; 相互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7 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1980~1996 年采集的江苏省稻瘟病标样的1 032个单孢菌株进行小种鉴定, 分析了江苏省稻瘟病菌小种演变的原因及与水稻品种的关系。结果表明, 江苏省曾先后出现过8 群22 个小种, 除1990年ZA小种群、1991 年ZD、ZE小种群上升为优势种群外, ZG1 小种一直是江苏省的优势小种, 出现频率达66.20% , 为江苏省稳定小种。江苏省各稻区小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水稻栽培品种是决定小种种群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苏省大部分品种与ZG1小种有亲和性, 只有少数品种能被ZA、ZB、ZC、ZD和ZE群小种侵染, 可能是ZG1 小种在江苏省稻区成为优势小种的主要原因之一。从江苏省大部分主栽品种上能分离到2 个以上小种且不同品种上其小种的组成有一定差异,构成了田间小种结构的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的进展
    金敏忠
    柴荣耀
    [J]. 植物保护, 1990, (03) : 37 - 40
  • [2] 我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研究
    All China Coorporation of Research on Physiological Races of Pyricularia oryzae
    [J]. 植物病理学报, 1980, (02) : 71 - 82
  • [3] Pathogen variability and host resistence in rice blast disease .2 OU S H. Ann Rev Phytopathol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