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滕晓慧
曹成有
富瑶
崔振波
高恩亮
高菲菲
陈家模
机构
[1] 东北大学理学院
关键词
土壤生物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 固沙群落;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3.063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是科尔沁沙地广为采用的豆科固沙植物。为探讨采用小叶锦鸡儿固定流沙后,土壤生物活性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选取5、10、22年生小叶锦鸡儿人工固沙群落为对象,以半流动沙丘和天然群落为对照,研究了人工固沙群落发育过程中土壤磷酸单酯酶、蔗糖酶、蛋白酶、脲酶、脱氢酶的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C、N、P质量分数的变化特征。土壤按5层取样:0~10,10~20,20~30,30~40,40~50cm。结果表明,随着小叶锦鸡儿固沙群落发育时间的增长,群落内土壤生物活性逐渐改善,沙土中5种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和P质量分数均大幅度提高,其中0~10cm土层增幅最大。土壤酶中蔗糖酶的活性增加最为迅速,5、10和22年生群落0~10cm土层中蔗糖酶的活性分别是半流动沙丘的76.80,167.27和261.63倍。22年生群落的土壤生物活性已接近于天然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小叶锦鸡儿群落中土壤酶和微生物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上表明,小叶锦鸡儿不仅具有较好的防风固沙性能,而且表现出强大的改善土壤生物活性的能力,可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材料在本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30 / 10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科尔沁沙地不同人工植物群落对土壤养分和生物活性的影响 [J].
曹成有 ;
朱丽辉 ;
蒋德明 ;
富徭 ;
高菲菲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168-171
[2]   长期定位施肥对农田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J].
王俊华 ;
尹睿 ;
张华勇 ;
林先贵 ;
陈瑞蕊 ;
钦绳武 .
生态环境, 2007, (01) :191-196
[3]   梁子湖湿地土壤酶初步研究 [J].
熊汉锋 ;
黄世宽 ;
陈治平 ;
廖勤周 ;
谭启玲 .
生态环境, 2006, (06) :1305-1309
[4]   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变化 [J].
孟亚利 ;
王立国 ;
周治国 ;
王瑛 ;
张立桢 ;
卞海云 ;
张思平 ;
陈兵林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11) :72-76
[5]   小叶锦鸡儿防风固沙林稳定性研究 [J].
曹成有 ;
蒋德明 ;
骆永明 ;
寇振武 .
生态学报, 2004, (06) :1178-1186
[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J].
章家恩 ;
刘文高 ;
胡刚 .
土壤与环境, 2002, (02) :140-143
[7]   沙地小叶锦鸡儿群落持续经营的对策 [J].
曹成有,寇振武,蒋德明,骆永明,丁小平 .
中国沙漠, 1999, (03) :42-45
[8]   林地砍伐开垦对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J].
张成娥 ;
陈小利 .
生态学杂志, 1998, (06) :3-5
[9]  
An improved method to evaluate the o-diphenol oxidase activity of Soil. PERUCCI P,CASUCCI C,DUMONTET S.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