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几个小麦基因型苗期抗旱性鉴定及相关生理指标分析
被引:17
作者:
殷桂香
[1
,2
]
王瑾
[2
,3
]
徐惠君
[2
]
陶丽莉
[2
]
杜丽璞
[2
]
毛新国
[2
]
田小海
[1
]
叶兴国
[2
]
机构:
[1] 长江大学农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3]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果聚糖;
叶绿素荧光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明确小麦抗旱性与果聚糖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间的关系,选用扬麦6号、扬麦12、新春9号、Bobwhite、宁春27、CB9945、03S58、8139等8个小麦基因型,从分蘖期开始进行干旱胁迫处理,每隔一定时期取叶片测定果聚糖含量,36 d后复水,统计存活率,抽穗期测定旗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扬麦6号干旱胁迫处理后植株存活率(60.71%)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基因型(1.19%28.57%),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干旱胁迫期间,扬麦6号叶片中果聚糖含量明显增加,而其他基因型叶片中果聚糖含量几乎没有变化;扬麦6号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最高(0.7977),显著高于03S58(0.6932)、Bobwhite(0.6879)和宁春27号(0.6285);PSⅡ潜在活性(Fv/Fo)也以扬麦6号最高(3.9484),显著高于Bobwhite(2.7303)、新春9号(2.7187)、03S58(2.4034)和宁春27号(2.1619)。这说明小麦苗期抗旱性与果聚糖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特性间有一定的关系,抗旱性强的基因型干旱胁迫期间果聚糖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均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23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