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三大都市圈:辐射范围及差异

被引:28
作者
孟可强 [1 ]
陆铭 [2 ,3 ]
机构
[1] 复旦大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2] 复旦大学
[3]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都市圈; 核心城市; 辐射范围; 相对集聚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从新经济地理学中的"中心-外围"理论出发,利用中国城市级面板数据,以港口城市上海、香港、天津为中心的三大都市圈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城市在都市圈内的地理区位与该城市人均GDP的关系。研究发现,珠三角与长三角都市圈内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到大港口距离间存在"∽型"的三次曲线关系。在到大港口的一定距离范围内,集聚力超过离散力,距离核心城市越远,人均GDP越低,但当距离远到一定程度时,离散力就越来越强,出现人均GDP的第二个局部高点。因此,"∽型"曲线的第一个谷底点以内的区域就可以作为都市圈的辐射范围,而曲线第一段地理与人均GDP的负相关系数则可以作为核心城市的相对集聚力的度量。本文的主要发现是,长三角都市圈核心城市上海的辐射范围和集聚特性要稍强于珠三角都市圈,而环渤海湾都市圈暂时仍然是多个港口城市共同起到辐射作用的城市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区域再配置: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J].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1, 34 (01) :107-125
[2]   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 [J].
许政 ;
陈钊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144-160
[3]   建设用地指标可交易:城乡和区域统筹发展的突破口 [J].
陆铭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2) :137-148+6
[4]   分割市场的经济增长——为什么经济开放可能加剧地方保护? [J].
陆铭 ;
陈钊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42-52
[5]   都市圈演进中的产业空间影响机理 [J].
王丰岐 ;
宗刚 ;
韩会才 ;
肖华茂 .
经济论坛, 2009, (04) :40-41
[6]   都市圈化:日本经验的借鉴和中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 [J].
原新 ;
唐晓平 .
求是学刊, 2008, (02) :64-69
[7]   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 [J].
王欣 ;
吴殿廷 ;
王红强 .
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3) :55-59
[8]   泛长三角核心区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半径的界定 [J].
高丽娜 .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 (03) :119-120
[9]   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 [J].
桂琦寒 ;
陈敏 ;
陆铭 ;
陈钊 .
世界经济, 2006, (02) :20-30
[10]   美国大都市区界定指标体系新进展 [J].
罗海明 ;
汤晋 ;
胡伶倩 ;
汪杰 .
国外城市规划, 2005, (03)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