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渠道强干预、框架与抗争结果——对40个拆迁抗争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63
作者
黄荣贵 [1 ]
郑雯 [2 ]
桂勇 [1 ]
机构
[1]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2]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框架; 政治机会; 多渠道强干预; 抗争结果; 拆迁;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5.05.006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本文结合中国政治的特点提出理解抗争成功的探索性分析框架,指出政治机会与框架对抗争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客观的"政治机会不仅包括中央干预,还包括央媒支持性报道和有利的制度框架。文章使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2003-2012年40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拆迁抗争案例进行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中央干预与央媒支持性报道并存的"多渠道强干预"是抗争成功的充分条件,而"多渠道强干预"则取决于有利的制度环境和抗争者的多重混合框架化策略。此外,本文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展示了成功抗争中的动力机制。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抗争结果研究,还拓展了政治机会结构理论和框架化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14+244 +244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21]  
THE USE OF NEWSPAPER DATA IN THE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J] . Jennifer Earl,Andrew Martin,John D. McCarthy,Sarah A. Soul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2004
[22]   Conceptualiz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 [J].
Meyer, DS ;
Minkoff, DC .
SOCIAL FORCES, 2004, 82 (04) :1457-1492
[23]  
Stirring Up Suffrage Sentiment: The Formation of the State Woman Suffrage Organizations, 1866-1914[J] . Holly J. McCammon.Social Forces . 2001 (2)
[24]  
WAS IT WORTH THE EFFORT? The Outcome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Movements[J] . Marco G. Giugni.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1998
[25]  
Disruption and organization[J] . Richard A. Cloward,Frances Fox Piven.Theory and Society . 1984 (4)
[26]  
The Great Urban Transformation .2 Hsin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10
[27]   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 [J].
周飞舟 .
社会学研究, 2007, (01) :49-82+243
[29]   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 [J].
张磊 .
社会学研究, 2005, (06) :1-39+243
[30]   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轨制——再论中国新闻媒体的双重性 [J].
李良荣 .
现代传播, 2003,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