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现代性的教育发展观

被引:1
作者
时海燕
机构
[1]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现代性; 教育现代性; 后现代性; 新现代性;
D O I
10.19563/j.cnki.sdzs.2009.05.031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现代性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教育表现出的过程和本质特征。以教育现代性为主导价值的现代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新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理解教育现代性的思维方式上发生相应变革,超越经典现代性、后现代和第二次(反思)现代性的视域,走向一种独特的新现代性教育发展观。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现代性的教育观的危机与出路 [J].
于伟 ;
胡娇 ;
不详 .
教育科学 , 2004, (04) :1-5
[2]   走向新现代性的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发展观变革的哲学反思 [J].
任平 ;
陆树程 .
苏州大学学报, 2004, (03) :1-6
[3]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 [J].
石中英 .
教育研究, 2004, (01) :11-20
[4]   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 [J].
于伟 .
东北师大学报, 2001, (01) :92-97
[5]  
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M].任平 著.人民出版社.2003,
[6]  
词与物.[M].(法)米歇尔·福柯(MichelFoucault)著;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7]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美]莱斯利·P.斯特弗(LeslieP.Steffe);[美]杰里·盖尔(JerryGale)主编;高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刘少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  
西方哲学智慧.[M].张志伟;欧阳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0]  
现代之后.[M].姚大志著;.东方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