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SIS法在区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中的应用——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20
作者
陈西蕊
张蓉珍
机构
[1] 西安文理学院旅游与环境系
关键词
生态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P-S-R模型; TOPSIS法; 安全指数; 陕西省;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1.07.010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目的】研究陕西省的生态安全动态变化,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框架,构建了该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解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法),在时间尺度上(1996-2006年)对陕西省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价。【结果】(1)1996-2006年,陕西省生态压力系统安全指数CP值有一定波动,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生态负荷加大;状态系统安全指数CS值虽有波动但总体上表现出增长态势,安全状况逐渐好转;响应系统安全指数CR值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显示陕西省对生态系统的保护能力、保护力度有所增强。(2)陕西省生态安全指数从1996年的0.39增加至2006年的0.60,整体上呈增长趋势,表明生态系统状态由不安全转为较不安全,研究期末(2006年)陕西省的生态安全水平仍处在临界安全边缘。【结论】TOPSIS法简单直观,评价结果客观,且符合区域生态安全变化的实际情况,可用于不同区域生态安全的动态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1]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徐建华[著], 2002
  • [12] 陕西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http//www.sndrc.gov.cn/view.jsp?id=3889." . 2010
  • [13]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述评
    刘红
    王慧
    张兴卫
    [J]. 生态学杂志, 2006, (01) : 74 - 78
  • [14]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定量分析
    任志远
    [J]. 干旱区地理, 2005, (05) : 642 - 646
  • [15] 陕西关中地区生态安全定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任志远
    黄青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4) : 169 - 172
  • [16] 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
    任志远
    黄青
    李晶
    [J]. 地理学报, 2005, (04) : 597 - 606
  • [17]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左伟
    王桥
    王文杰
    吴秀芹
    杨一鹏
    杨丽静
    朱晓华
    [J]. 地理科学, 2005, (02) : 209 - 214
  • [18] 海南岛生态安全评价
    肖荣波
    欧阳志云
    韩艺师
    王效科
    李振新
    赵同谦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 769 - 775
  • [19] 城市生态安全水平的物元评判模型研究
    谢花林
    张新时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02) : 87 - 90
  • [20]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
    左伟
    王桥
    王文杰
    刘建军
    杨一鹏
    [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01) : 67 -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