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马群
[1
]
张洪程
[1
,2
]
戴其根
[1
,2
]
魏海燕
[1
,2
]
霍中洋
[1
,2
]
许轲
[1
,2
]
殷春渊
[1
]
杭杰
[1
]
张胜飞
[1
]
张庆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2] 扬州大学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生育类型;
氮肥水平;
加工品质;
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5种生育类型中有代表性的57个粳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空白,低(150kghm-2)、中(225kghm-2)、高(300kghm-2)4种氮素水平下粳稻加工品质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粳稻加工品质各项指标在不同氮肥水平和生育类型下的差异以及整精米率对氮素响应的品种差异及其分类。结果表明:(1)所有类型品种,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均随氮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其中整精米率在高肥与中肥水平下的差异不显著。(2)总体上各类型品种间生育期越长,加工品质越好:晚粳类型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高于中粳类型,各类型内迟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其中晚粳品种的平均整精米率比中粳品种高出19.07%。(3)根据水稻整精米率对氮肥响应的敏感程度,把所有品种分为迟钝型、中间型和敏感型3种。并据此推荐了利于生产实践中提高加工品质的两类品种,一类是整精米率较高且在各氮肥水平下均表现比较稳定,另一类在低氮肥水平下整精米率较低,但通过增施氮肥,可把整精米率提高到较高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282 / 128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