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与超大型锗矿床的成因——以临沧锗矿床为例

被引:39
作者
戚华文
胡瑞忠
苏文超
漆亮
冯家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贵阳,贵阳,贵阳,贵阳
关键词
硅质岩; 陆相热水沉积; 超大型锗矿床; 临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临沧锗矿床的硅质岩中存在大量的热水沉积构造和植物化石,该硅质岩富SiO2,低TiO2和A12O3,Al/(Al+Fe+Mn)比值平均为0.010,明显富集Ge,Sb,As,W;其次Cs,U,Mo和T1有不同程度的富集,稀土总量一般小于1μg/g,最大2.324μg/g,相对富集LREE;δEu为0.452~5.141,δCe为0.997-1.174;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呈平坦状或向左倾斜;氧同位素组成与热泉硅华类似.上述特征表明本区硅质岩属陆相热水沉积成因.硅质岩作为中寨锗矿体的顶板或夹层,在空间上与锗矿体紧密接触.硅质岩中含锗5.6-360 μg/g,平均78 μg/g.靠近硅质岩的煤中锗含量明显升高.随着煤中锗含量的不断升高,含矿煤的特征微量元素比值及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与硅质岩越来越相似.临沧锗矿床煤中锗可能主要由与煤层形成近同时的、以热水成因硅质岩为标志的热水活动带入.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4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渔塘坝硒矿床富硒硅质岩的成因 [J].
姚林波 ;
高振敏 ;
杨竹森 ;
龙洪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1) :54-63
[2]   滇西学拉铜矿区硅质岩特征及与成矿的关系 [J].
潘家永 ;
张乾 ;
马东升 ;
李朝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1) :10-16
[3]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的沉积环境、成岩过程和热液作用与锗的富集 [J].
卢家烂 ;
庄汉平 ;
傅家谟 ;
刘金钟 .
地球化学, 2000, (01) :36-42
[4]   Geochemistry of siliceous rocks and germanium mineralization of Lincang superlarge germanium deposit in Yunnan Province [J].
SU Wenchao HU Ruizhong QI Huawen and YE Zaojun Open Laboraory of Ore Deposit Geochemistry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iyang China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9, (S2) :156-157
[5]   西秦岭寒武系金矿床中硅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刘家军 ;
郑明华 ;
刘建明 ;
周渝峰 ;
顾雪祥 ;
张斌 .
岩石学报, 1999, (01) :146-148+150-155
[6]  
临沧超大型锗矿床锗赋存状态研究[J]. 庄汉平,卢家烂,傅家谟,刘金钟,任炽刚,邹德刚.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7]   浙江西裘晚元古代层状硅质岩热水沉积地球化学标志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徐跃通 .
地球化学, 1996, (06) :600-608
[8]   临沧锗矿床成因初探 [J].
胡瑞忠 ;
毕献武 ;
叶造军 ;
苏文超 ;
漆亮 .
矿物学报, 1996, (02) :97-102
[9]   粤西大降坪黄铁矿床热水沉积硅质岩特征及稀土模式 [J].
张乾 ;
张宝贵 ;
潘家永 ;
曹裕波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2, (17) :1588-1592
[10]   硅质岩中的硅同位素(δ30Si)应用于沉积相分析的新尝试 [J].
宋天锐 ;
丁悌平 .
科学通报, 1989, (18) :1408-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