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低保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来自中西部五省的经验证据

被引:62
作者
韩华为
徐月宾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关键词
农村低保; 反贫困效应; 瞄准偏误; 政策模拟;
D O I
10.19361/j.er.2014.06.006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基于2010年中西部五省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低保的反贫困效应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低保显著降低了实保样本的贫困水平,但其对总样本和应保样本的减贫效果则不太理想。覆盖率低、瞄准偏误高,以及救助水平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低保的减贫效果。而导致这些限制因素的原因则包括地方财力不足、低保管理模式不当、农村配套社保政策不完善,以及家计调查中存在的测量误差等。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低保反贫困效应仍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将是改善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效果研究——来自河南、陕西省的调查 [J].
韩华为 ;
徐月宾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4) :117-125+128
[2]   政府救助能够帮助低收入群体走出贫困吗?——基于1989—2009年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卢盛峰 ;
卢洪友 .
财经研究, 2013, 39 (01) :4-16
[3]   应对极端贫困和边缘化: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 [J].
朱玲 .
经济学动态, 2011, (07) :27-34
[5]   转移支付激励与贫困减少——基于PSM技术的分析 [J].
刘穷志 .
中国软科学, 2010, (09) :8-15
[6]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方式相关问题解析 [J].
张平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24-28+41
[7]   中国的城市贫困:社会救助及其效应 [J].
都阳 ;
Albert Park .
经济研究, 2007, (12) :24-33
[8]  
Conditional Cash Transfers, Adult Work Incentives, and Poverty[J] . Emmanuel Skoufias,Vincenzo Di Maro.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 2008 (7)
[9]  
China's (uneven) progress against poverty[J] . Martin Ravallion,Shaohua Che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5 (1)
[10]   Testing Vietnam's public safety net [J].
van de Walle, D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4, 32 (04) :66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