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与再造:经济理论在中国的百年嬗变历程

被引:2
作者
高帆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引入; 再造; 中国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2.04.006
中图分类号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学科分类号
0305 ;
摘要
自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来、或者自1902年严复翻译并出版《国富论》以来,中国经济理论已走过了百年的成长和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始终以"引入"和"再造"作为主要线索,尽管在不同的阶段,中国经济理论的主要引入对象出现了从欧美资产阶级古典经济理论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再到以新古典综合派为主体的现代经济学的依次转变,但中国经济学科的发展始终具有"西学东渐"的显著特征。尽管如此,中国经济学界并不是以"全盘照搬"的方式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在引入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再造、并使之更好地耦合中国的经济实践也是中国经济学科演变的重要特征。从广泛性引入到选择性引入、从被动式改造到主动式建构将成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和转型的重要使命与基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时代篇章——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 [J].
顾海良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 (07) :5-12
[2]   如何理性审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J].
高帆 .
学术研究, 2010, (08) :46-50
[3]   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60年 [J].
程恩富 ;
胡乐明 .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09, (04) :14-25+111
[4]   改革开放的思想印记和学术见证——写在《经济科学》创刊30周年之际 [J].
张亚光 ;
黄夏岚 .
经济科学, 2009, (06) :117-128
[5]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J].
程恩富 ;
王中保 .
前线, 2009, (10) :22-25
[6]   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 [J].
郑永年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5) :20-28+204
[7]  
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J].张宇;.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 00
[8]   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 [J].
程恩富 ;
何干强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9, (04) :5-16+159
[9]   改革开放与经济学理论创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J].
逄锦聚 .
经济学家, 2009, (02) :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