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度、规化形状因子和线参照数密度新参数在大肠癌定量病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2
作者
申洪
朴英杰
机构
[1] 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广州
关键词
凹度; 规化形状因子; 线参照数密度; 形态计量; 大肠癌;
D O I
10.13505/j.1007-1482.1999.04.001
中图分类号
R730.2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本文将凹度、规化形状因子和线参照数密度新参数用于大肠癌定量病理学研究。病例分为正常大肠粘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管状腺癌三组。用Q500 MC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测试腺体的面积、周长、长轴、短轴, 并分别计数各腺体周长上的腺上皮细胞数和杯状细胞数。据此计算腺体的体凹度、表凹度、面凹度、边凹度、规化形状因子和腺上皮细胞的线参照数密度及杯状细胞的线参照数密度。结果表明, 腺体的体凹度、表凹度、面凹度、边凹度、规化形状因子和以基底膜为参照系的腺上皮细胞的线参照数密度和杯状细胞的线参照数密度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和管状腺癌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基于本文测试结果, 我们发现癌性腺体和腺瘤性腺体在定量病理学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即: 癌性腺体其腺上皮细胞的线参照数密度明显下降, 绝大部分病例中腺体的杯状细胞消失, 其线参照数密度为0 或接近0 , 此外腺体的凹度增加, 规化形状因子值下降; 腺瘤性腺体其腺上皮细胞的线参照数密度明显增加, 腺体凹度的增加程度和RFF值下降的程度较癌性腺体小。本研究表明体凹度、表凹度、面凹度、边凹度、规化形状因子和曲线上的线参照数密度在病理学定理分析中有实际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取材方向对大肠癌、腺瘤及正常组织体视学参数测试的影响 [J].
丁晓平 ;
申洪 .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9, (01) :30-35
[2]   形态测试学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申洪 .
实用肿瘤杂志, 1999, (01) :9-10
[3]   三维粒子凹面度概念及测算方法研究 [J].
申洪 .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8, (01) :2-8
[4]   曲线上线参照数密度及测算方法探讨 [J].
申洪 .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7, (04) :2-6
[5]   规化形状因子新概念及测算方法研究 [J].
申洪 .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1997, (03) :2-7
[6]   大肠腺癌的核形态定量分析及其在临床病理上的意义 [J].
易平勇,杨光华,谭永淑,李甘地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4, (03) :141-143
[7]  
实用生物体视学技术[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申洪,沈忠英编著, 1991
[8]   MORPHOMETRIC ANALYSIS OF CYTOLOGICAL ATYPIA IN COLONIC ADENOMAS [J].
NAKAYAMA, H ;
KONDO, Y ;
SAITO, N ;
SARASHINA, H ;
OKUI, K .
VIRCHOWS ARCHIV A-PATHOLOGICAL ANATOMY AND HISTOPATHOLOGY, 1988, 413 (06) :499-504
[9]  
Thevalueofnuclear morphometry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olorectalpolyps that contain invasive adenocarcinoma. Mitmaker B,Kylomo S,Begin L,etal.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