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技术对科普工作的推动作用

被引:8
作者
董全超 [1 ,2 ]
刘涛 [3 ]
李群 [1 ]
刘建成 [4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 福建科技厅社会发展处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大数据; 科普; 公民科学素质互联网;
D O I
10.16660/j.cnki.1674-098X.2017.11.168
中图分类号
G315 [群众性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该文归纳了大数据的技术基础和作用机理,从当前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和科普现状出发,阐明推进大数据科普工作的紧迫性;从提高科普效能、开展精准科普、建立科学评价机制3个方面论述了大数据在科普工作中产生的推动的机制和效果;最后分析开展科普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推进科普同互联网深度融合。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0+172 +1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大数据技术提升科普工作的思考 [J].
董全超 ;
李群 ;
王宾 .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6, 48 (02) :93-98
[2]   大数据时代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J].
张璐 .
科技展望, 2015, 25 (18) :1-1
[3]   大数据时代的公众理解科学 [J].
李大光 .
科普研究, 2015, 10 (02) :5-11
[4]   利用大数据开展科普工作的设想 [J].
徐锡莲 .
科技资讯, 2015, 13 (08) :226-226
[5]   大数据时代下科学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
邢佳妮 .
理论观察, 2014, (06) :61-62
[6]   大数据时代电视科普节目的传播策略探析 [J].
刘峰 .
科普研究, 2013, 8 (05)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