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区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现状的分析

被引:34
作者
林龙山
程家骅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东海区; 小黄鱼; 渔业生物学; 临界年龄;
D O I
10.16441/j.cnki.hdxb.2004.04.009
中图分类号
S932 [水产资源调查与评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 2 0 0 1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依据 ,对小黄鱼的体长、体重、生长、死亡等渔业生物学特征及临界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优势体长组为 1 1 0~1 30 mm,占 4 1 .34% ;优势体重组为 2 0~ 4 0 g,占 5 0 .91 % ;总死亡系数为 2 .0 5 ,自然死亡系数为 0 .5 8,捕捞死亡系数为 1 .4 7,临界年龄为 2 .1 8龄。对照东海区小黄鱼生物学特征的历史状况分析 ,目前东海区小黄鱼个体小型化、低龄化、性成熟提早现象明显 ,生物学参数发生较大变化。建议在东海区现行资源状态下 ,小黄鱼的可捕标准应充分考虑其生物学现状加以科学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565 / 5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东海区小黄鱼种群生物学特性的分析 [J].
林龙山 ;
程家骅 ;
任一平 ;
凌建忠 .
中国水产科学, 2004, (04) :333-338
[2]   东海区小黄鱼现存资源量分析 [J].
林龙山 .
海洋渔业, 2004, (01) :18-23
[3]   黄海南部小黄鱼Pseudosciaena plyactis(Bleeker)渔获群体结构与繁殖特征的初步研究 [J].
任一平 ;
高天翔 ;
刘群 ;
薛莹 .
海洋湖沼通报, 2001, (01) :41-46
[4]   小黄鱼个体生殖力及其变化的研究 [J].
水柏年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58-69
[5]   东海区伏季休渔渔业生态效果的分析研究 [J].
程家骅 ;
严利平 ;
林龙山 ;
俞连福 ;
刘子藩 ;
周永东 ;
汤建华 ;
仲霞铭 .
中国水产科学, 1999, (04) :81-85
[7]   网湖似刺鳊鮈种群生长和死亡率研究 [J].
常剑波,孙建贻,段中华,向阳 .
水生生物学报, 1994, (03) :230-239
[8]   珠江河口棘头梅童鱼的资源评估 [J].
何宝全 ;
李辉权 .
水产学报, 1988, (02) :125-134
[9]  
渔业资源生物学.[M].陈大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M].洪华生等编;.科学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