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青少年生殖健康情况调查报告

被引:9
作者
李慧
韩丽晖
吴明辉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妇产医院妇科
关键词
青少年; 生殖健康; 流行病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调查部分青少年对生殖健康知识的了解及对性行为的态度和性行为状况,了解目前北京市在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服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索解决办法。方法选择北京市西城区、海淀区部分职业高中生和部分大学在校生,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技术人员调查,由被调查者本人填写并经过复核检查。结果①在性行为特点上,不同性别有性生活的比例不同: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在有性生活者中,11.9%有妊娠和流产史,男女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14%的被调查者有生殖道感染症状;25.3%有2个以上性伴侣;74.6%有避孕措施,其中78.3%使用避孕套;71.4%的男生和63.8%的女生了解紧急避孕知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在其社会特征上,60.7%的学生的父亲和50%的学生的母亲的职业属白领阶层。③在获得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途径上,仅21.7%的人在咨询时会选择专业人员;53.2%的男生通过网络、72.5%的女生通过媒体了解避孕及生殖健康信息(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和女生对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的了解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78.6%的男生和75.8%的女生知道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结论①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男生性生活者比例较高,应成为关注的重点。②25.3%的被调查者有多个性伴侣,是艾滋病和生殖道感染的潜在高危人群,应加强教育和保护。③父母为高收入阶层的子女发生性行为者较多,应同时对学生的父母进行教育。④避孕套是最常用也较容易得到的避孕工具,应做好普及发放工作,同时推广紧急避孕方法,更好地保护青少年。⑤针对男女生的不同特点,加强网络教育和媒体宣传。⑥做好专业服务及专业咨询工作,提高就诊率,使青少年能得到更专业、更适合的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未婚青少年性行为及避孕服务的可获得性 [J].
张立英 ;
沈永华 ;
周连福 ;
由家惠 ;
孔璐 ;
赵进顺 ;
刘云嵘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2, (10) :604-606
[2]   芬兰的青少年性教育 [J].
付伟 ;
沈海屏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 (04) :203-204
[3]   通过因特网在青少年中实施性及生殖健康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J].
赵泉 ;
楼超华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 (07) :414-416
[4]   高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项目的评价 [J].
楼超华 ;
丁永刚 ;
高尔生 .
生殖与避孕, 2003, (01) :35-41
[5]   高中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效果的研究 [J].
楼超华 ;
丁永刚 ;
高尔生 .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06) :9-10
[6]   江苏省青少年生殖健康项目家长问卷分析报告 [J].
丁菊红 ;
丁婉华 ;
刘晓龙 ;
邵凡 .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5, (08) :4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