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被引:28
作者
李丹
刘丹丹
赵金祥
机构
[1] 黑龙江工程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形因子; DEM; 忠县;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4.01.013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地形因子直接影响土地利用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地利用类型。以西南地区典型山区重庆市忠县为研究区,基于DEM和遥感影像,通过遥感解译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运用GIS技术提取高程、坡度、坡向,并与土地利用图进行叠加,分析研究区2000—2010年间基于不同地形因子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地形因子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随着高程的增加、坡度的增大而减缓,阳坡大于阴坡,并主要集中在高程为300~600m,坡度<25°的半阳坡地区,其中以耕地与林地之间的转化最为剧烈;在海拔为0~300m,坡度<25°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地区有一定面积的耕地和林地转化为水域。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与各地形因子之间关系的分析,有助于实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0+2 +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基于DEM和交通条件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 .2 郑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001
[12]   典型黑土区地形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J].
葛翠萍 ;
赵军 ;
尹升 ;
赵旷世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 (01) :69-73
[13]   基于RS&GIS的临沂市北部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J].
孟晓云 ;
于兴修 ;
刘前进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3) :97-101
[14]   基于DEM的醴陵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J].
崔卫国 ;
文倩 ;
刘艳艳 ;
吴大放 ;
杨君 .
资源科学, 2008, (02) :228-234
[15]   基于DEM的广东省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J].
黎景良 ;
后斌 ;
危双峰 ;
张晓东 ;
钟凯文 .
测绘通报, 2007, (06)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