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草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Ⅱ)

被引:9
作者
陈秋
王涛
葛丹丹
贺伟
吴春华
张祎
机构
[1] 天津市中药化学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火绒草; 化学成分; 黄酮; 结构鉴定;
D O I
10.14066/j.cnki.cn21-1349/r.2012.02.010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火绒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火绒草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又分离鉴定了7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山柰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acetyl)-β-D-glucopyranoside,2]、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3]、山柰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6″-O-ci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4]、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7-O-β-D-glucopyranoside,5)、槲皮素-3-甲氧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me-thoxy-7-O-β-D-glucopyranoside,6)、槲皮万寿菊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agetin-7-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1为首次从火绒草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7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火绒草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J].
张祎 ;
葛丹丹 ;
薛婧 ;
贺伟 ;
李春梅 ;
王涛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1, 28 (03) :186-189+205
[2]   北葶苈子化学成分研究 [J].
赵海誉 ;
范妙璇 ;
石晋丽 ;
王爱芹 ;
李军林 .
中草药, 2010, 41 (01) :14-18
[3]   小秋葵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J].
肖皖 ;
李宁 ;
倪慧 ;
李铣 ;
卿德刚 ;
贾晓光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 26 (10) :782-784
[4]   广金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李晓亮 ;
汪豪 ;
刘戈 ;
张晓琦 ;
叶文才 ;
赵守训 .
中药材, 2007, (07) :802-805
[5]   火绒草及火绒草属植物研究进展 [J].
黄利权 ;
伍义行 .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 (03) :24-26
[6]   红芽大戟的化学成分研究 [J].
王玉波 ;
黄荣 ;
林峰 ;
赵静峰 ;
李良 .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54-255
[7]   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 [J].
李蓉涛 ;
丁智慧 ;
丁靖垲 .
云南植物研究, 1997, (02) :96-100
[8]  
中药大辞典[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江苏新医学院编, 1986
[9]  
Flavonoidal compounds of Inula viscose part 2 .2 Sevil O. Planta Medica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