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被引:28
作者
李伟
李絮花
唐慎欣
李海燕
刘旭凤
彭强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夏玉米产量; 控释掺混肥; 肥料利用率; 硝态氮; 铵态氮;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11.06.045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释放期60d的水基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常规施肥用量下不同比例配合追施对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素收获指数、氮素积累量及0-60cm土壤硝铵态氮含量动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控释掺混处理对夏玉米的产量、肥料利用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及氮素收获指数较常规施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控氮比50%处理最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的提高9.43%和24.69%,达到显著水平;各控释掺混处理0-60cm土壤都保持较高的硝态氮含量,至后期较常规施肥的略高,满足了玉米的生长。玉米各时期土壤铵态氮含量大致以高控氮比处理的含量高,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控氮比50%处理更适合本区域玉米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91 +9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施氮水平对不同栽培模式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J].
冯波 ;
王法宏 ;
刘延忠 ;
孔令安 ;
张宾 ;
李升东 ;
司纪升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08) :189-193
[2]   硫包膜尿素对土壤性质和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J].
宗晓庆 ;
张民 ;
张庆富 ;
郭文文 ;
颜晓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2) :227-231
[3]  
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氨挥发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赵斌;董树亭;王空军;张吉旺;刘鹏;.应用生态学报.2009, 11
[4]   我国控释肥料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J].
樊小林 ;
刘芳 ;
廖照源 ;
郑祥洲 ;
喻建刚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2) :463-473
[5]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6]   不同肥料类型对土壤硝态氮时空变异的影响 [J].
熊淑萍 ;
姬兴杰 ;
赵巧梅 ;
马新明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6) :171-176
[7]   黄淮海平原集约化种植条件下的土壤剖面硝态氮变化 [J].
赵炳梓 ;
张佳宝 .
土壤, 2007, (05) :760-765
[8]   控释和缓释肥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J].
张民 ;
史衍玺 ;
杨守祥 ;
杨越超 .
化肥工业, 2001, (05) :27-30+63
[9]   包裹型缓释/控制释放肥料专题报告 第三报包膜(包裹)型控制释放肥料各国研究进展(续)4.中国 [J].
许秀成 ;
李菂萍 ;
王好斌 .
磷肥与复肥, 2001, (04) :4-8
[10]   农田中氮肥的损失与对策 [J].
朱兆良 .
土壤与环境, 2000,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