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对不同栽培模式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冯波 [1 ]
王法宏 [1 ]
刘延忠 [2 ]
孔令安 [1 ]
张宾 [1 ]
李升东 [1 ]
司纪升 [1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
关键词
小麦; 施氮水平; 栽培模式; 旗叶; 衰老;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氮素水平与小麦后期旗叶衰老有着密切关系。中氮和高氮处理与低氮和无氮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相对改善了细胞中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减少了细胞内过氧化物的积累,减缓了叶片衰老;但平作栽培小麦264kg/hm2水平(N3处理)与165kg/hm2水平(N2处理)间的SOD、POD活性、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表明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增加施氮量对延缓小麦旗叶衰老无显著效应。通过对垄作和平作2种栽培模式的比较发现,小麦旗叶衰老进程分为两个阶段;平作小麦以花后14天,垄作小麦以花后21天为拐点,前期为缓慢衰老期,后期为急剧衰老期。在缓慢衰老期,旗叶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会略有上升;而进入急剧衰老期后,上述3个生理指标都急剧下降。平作小麦比垄作小麦提前进入急剧衰老期。氮素水平为165kg/hm2时,2种栽培模式均可以获得中产以上产量;264kg/hm2水平下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且垄作栽培小麦的增产优势较平作小麦更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 [J].
郭天财 ;
宋晓 ;
马冬云 ;
王永华 ;
谢迎新 ;
查菲娜 ;
岳艳军 ;
岳彩凤 .
作物学报, 2007, (12) :1977-1981
[2]   施氮水平对优质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子粒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蔡瑞国 ;
张敏 ;
戴忠民 ;
田雷 ;
王振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1) :49-55
[3]   残茬覆盖与耕作方式对夏玉米叶片衰老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J].
付国占 ;
李潮海 ;
王俊忠 ;
王振林 ;
曹鸿鸣 ;
焦念元 ;
王小东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1) :155-160
[4]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蛋白质和核酸代谢的影响 [J].
王月福 ;
于振文 ;
李尚霞 ;
余松烈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2) :178-183
[5]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旗叶衰老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J].
杨晴 ;
李雁鸣 ;
肖凯 ;
杜艳华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20-24
[6]   氮肥运筹对小麦花后剑叶衰老及籽粒发育的影响 [J].
王蔚华 ;
郭文善 ;
封超年 ;
朱新开 ;
方明奎 ;
彭永欣 .
扬州大学学报, 2002, (04) :61-65
[7]   高产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性状的品种差异及氮肥效应 [J].
周顺利 ;
张福锁 ;
王兴仁 .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2) :67-71
[8]   氮素营养调控小麦旗叶衰老和光合功能衰退的生理机制 [J].
肖凯 ;
张荣铣 ;
钱维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4) :371-378
[9]   春小麦品种氮的吸收积累和转运特征及与籽粒蛋白质的关系 [J].
张庆江 ;
张立言 ;
毕桓武 .
作物学报, 1997, (06) :712-718
[10]   小麦灌浆后期青枯骤死与体内活性氧代谢关系的研究 [J].
赵会杰 ;
王向阳 ;
彭文博 ;
崔金梅 .
作物学报, 1994, (03) :30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