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对不同栽培模式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冯波 [1 ]
王法宏 [1 ]
刘延忠 [2 ]
孔令安 [1 ]
张宾 [1 ]
李升东 [1 ]
司纪升 [1 ]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信息中心
关键词
小麦; 施氮水平; 栽培模式; 旗叶; 衰老;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氮素水平与小麦后期旗叶衰老有着密切关系。中氮和高氮处理与低氮和无氮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SOD和POD的活性,相对改善了细胞中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减少了细胞内过氧化物的积累,减缓了叶片衰老;但平作栽培小麦264kg/hm2水平(N3处理)与165kg/hm2水平(N2处理)间的SOD、POD活性、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表明施氮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继续增加施氮量对延缓小麦旗叶衰老无显著效应。通过对垄作和平作2种栽培模式的比较发现,小麦旗叶衰老进程分为两个阶段;平作小麦以花后14天,垄作小麦以花后21天为拐点,前期为缓慢衰老期,后期为急剧衰老期。在缓慢衰老期,旗叶POD、SOD活性,叶绿素含量会略有上升;而进入急剧衰老期后,上述3个生理指标都急剧下降。平作小麦比垄作小麦提前进入急剧衰老期。氮素水平为165kg/hm2时,2种栽培模式均可以获得中产以上产量;264kg/hm2水平下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且垄作栽培小麦的增产优势较平作小麦更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89 / 1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邹琦主编, 2000
[12]   生物自由基与植物膜伤害 [J].
王宝山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2) :12-16
[13]   植物叶片的衰老 [J].
刘道宏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3, (02) :14-19
[14]   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的研究 [J].
王爱国 ;
罗广华 ;
邵从本 ;
吴淑君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3, (01) :7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