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实验研究

被引:18
作者
何海涛 [1 ]
黎海涛 [2 ]
黎川 [2 ]
王怡 [2 ]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放射科
[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脑水肿; 弥散张量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各向异性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1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对猫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与病理的对比研究,探讨DTI对急性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共选取22只猫,其中10只用于常规MR I及DTI扫描,以最大角加速度(6.43±0.15)×105rad/s2制成急性DAI模型,连续观察DAI前及DAI后3 h、6 h、24h、48 h、72 h 6个时相点,另于上述相同6个相点,分别选取6只猫用于嗜伊红(HE)及嗜银染色、6只猫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常规MR I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硬膜外或硬膜下出血2例、脑挫裂伤2例、脑室内出血1例、同时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挫裂伤2例、同时显示硬膜下出血和脑实质内点状出血2例。DTI显示猫DAI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降低,于48 h达最低,72 h轻度回升(但仍低于DAI前),各向异性(FA)值明显降低,72 h达最低。HE、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显示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肿胀,轴索肿胀、断裂、轴索球形成。结论DTI可以在活体水平无创的观察DAI后脑水肿及轴索的病理改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和处理(附 223例报告) [J].
卓杰 ;
杨帆 ;
陈振军 ;
杨树源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2, (04) :351-353
[2]   创伤性脑水肿的在体研究 [J].
刘海鹏 ;
王正国 ;
张可成 ;
尹志勇 ;
谢伯林 ;
刘宝松 ;
朱佩芳 ;
陈海斌 .
中华创伤杂志, 2000, (01) :29-31
[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致伤装置的研制和应用 [J].
贺晓生 ;
易声禹 ;
章翔 ;
费舟 ;
张剑宁 ;
梁景文 ;
杨利孙 .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8, (01) :88-90
[4]   The pathobiology of moderate diffus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s identified using a new experimental model of injury in rats [J].
Cernak, I ;
Vink, R ;
Zapple, DN ;
Cruz, MI ;
Ahmed, F ;
Chang, T ;
Fricke, ST ;
Faden, AI .
NEUROBIOLOGY OF DISEASE, 2004, 17 (01) :29-43
[5]  
Axonal injury: a universal consequence of fatal closed head injury?[J] . S. M. Gentleman,G. W. Roberts,T. A. Gennarelli,W. L. Maxwell,J. H. Adams,S. Kerr,D. I. Graham.Acta Neuropathologica . 199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