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黄浦江上游近自然混交林和人工纯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被引:17
作者:
蔡婷
[1
]
李阿瑾
[1
]
宋坤
[1
,2
]
达良俊
[1
,2
,3
]
徐开钦
[4
]
燕爱玲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4] 国立环境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近自然混交林;
水源涵养;
林冠截留;
枯落物持水;
土壤物理性质;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2.009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选择近自然混交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纯林和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人工纯林,对比了地上部分、枯落物层、土壤层三个垂直层次的持水量,综合评价了其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持水量近自然混交林与香樟纯林持平,大于无患子纯林,分别为16.36t/hm2,16.85t/hm2,12.54t/hm2;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依次为近自然混交林(0.37t/hm2)>无患子纯林(0.004t/hm2)>香樟纯林(0.003t/hm2);土壤层最大持水量近自然混交林(2 657.02t/hm2)>无患子纯林(2 526.81t/hm2)>香樟纯林(2 474.80t/hm2)。土壤层对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贡献最大,但同时离不开地上部分及枯落物层三者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综合评价得到不同类型林分的总持水量为近自然混交林(2 673.73t/hm2)>无患子纯林(2 539.35t/hm2)>香樟纯林(2 491.65t/hm2)。由此可见,林分复杂、树种多样、林下植被丰富的近自然混交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优于单一的无患子纯林,而香樟纯林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