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游近自然混交林和人工纯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被引:17
作者
蔡婷 [1 ]
李阿瑾 [1 ]
宋坤 [1 ,2 ]
达良俊 [1 ,2 ,3 ]
徐开钦 [4 ]
燕爱玲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3]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4] 国立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近自然混交林; 水源涵养; 林冠截留; 枯落物持水; 土壤物理性质;
D O I
10.13869/j.cnki.rswc.2015.02.009
中图分类号
S715 [森林水文学];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以上海黄浦江上游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选择近自然混交林、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人工纯林和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人工纯林,对比了地上部分、枯落物层、土壤层三个垂直层次的持水量,综合评价了其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持水量近自然混交林与香樟纯林持平,大于无患子纯林,分别为16.36t/hm2,16.85t/hm2,12.54t/hm2;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依次为近自然混交林(0.37t/hm2)>无患子纯林(0.004t/hm2)>香樟纯林(0.003t/hm2);土壤层最大持水量近自然混交林(2 657.02t/hm2)>无患子纯林(2 526.81t/hm2)>香樟纯林(2 474.80t/hm2)。土壤层对森林涵养水源功能的贡献最大,但同时离不开地上部分及枯落物层三者间的相互依存和影响。综合评价得到不同类型林分的总持水量为近自然混交林(2 673.73t/hm2)>无患子纯林(2 539.35t/hm2)>香樟纯林(2 491.65t/hm2)。由此可见,林分复杂、树种多样、林下植被丰富的近自然混交林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优于单一的无患子纯林,而香樟纯林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滇中城市水源地不同林型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J].
曾建军 ;
史正涛 ;
张华伟 ;
常龙芳 ;
陈严武 ;
苗武 .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06) :84-87+101
[2]   黄浦江上游主要树种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碳储量 [J].
王哲 ;
韩玉洁 ;
康宏樟 ;
黄丹 ;
薛春燕 ;
殷杉 ;
刘春江 .
生态学杂志, 2012, 31 (08) :1930-1935
[3]   上海松江耕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J].
侯鹏程 ;
俞平高 ;
曾蕊 ;
茅慧莉 ;
莫成伟 .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25 (01) :208-211
[4]   广西猫儿山主要林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J].
李海防 ;
王金叶 ;
刘兴伟 ;
唐东明 ;
李光平 ;
王绍能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 (01) :50-53+80
[5]   东灵山林区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J].
莫菲 ;
李叙勇 ;
贺淑霞 ;
王晓学 .
生态学报, 2011, 31 (17) :5009-5016
[6]   冀北山地不同林分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J].
张伟 ;
杨新兵 ;
张汝松 ;
曹云生 ;
姚卫星 .
水土保持通报, 2011, 31 (03) :208-212+238
[7]   湖南紫鹊界梯田区森林土壤涵养水源功能初步研究 [J].
段兴凤 ;
宋维峰 ;
曾洵 ;
高松奇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1) :157-160+165
[8]   东北天然次生林下木树种生物量的相对生长 [J].
李晓娜 ;
国庆喜 ;
王兴昌 ;
郑海富 .
林业科学, 2010, 46 (08) :22-32
[9]   灌木生物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J].
卢振龙 ;
龚孝生 .
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 (04) :37-40+45
[10]   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及其计量方法 [J].
张彪 ;
李文华 ;
谢高地 ;
肖玉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3) :52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