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结构变动对用水量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金巍
[1
,2
]
章恒全
[1
]
张洪波
[2
]
孔伟
[2
]
毛广雄
[2
]
张陈俊
[3
]
严翔
[1
,4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3]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4] 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人口结构变动;
用水量;
城镇化进程;
系统GMM;
门槛效应;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2802 ;
摘要:
本文在城镇化背景下,利用系统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评价中国31个省份及东中西部地区2000—2016年人口结构变动与用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人口结构中人口老龄化对用水量的弹性系数最大(0.042);非人口结构因素中上期用水量对本期的弹性系数最大(0.978),其次是万元GDP用水量(0.020)和人口规模(0.018),产业结构调整显著抑制用水量增加(-0.041),其他变量回归结果不显著;(2)东部用水量受人口结构变动影响大于其他因素,高端消费、人口城镇化和农业劳动人口每提高1个百分点分别导致用水量分别提高12.1、6.5和3.6个百分点;中西部人口结构变动暂时不能显著影响用水量;(3)人口年龄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各自作用下对用水量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弹性系数分别是0.174、0.150、0.139和-0.012、-0.008、-0.020;2016年仅西藏未跨越人口年龄结构的第一门槛值,其他省份均跨越第二门槛值;北京和上海2016年已跨越产业结构的第二门槛值,天津、山西等11个省份处于门槛的第二个阶段,其他18个省份未跨越第一门槛值。因此,需要缓解人口结构变动对用水量的促进作用,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合理控制城镇流动人口,引导居民形成节水消费和理念,推广节水型公共设施及家庭设备,合理配置各产业间人力资源,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加快技术创新及技术溢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84 / 796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