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针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12
作者
徐丽珊
张萍华
机构
[1] 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湿地松; 松针; 多糖;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61 [中草药制剂的生产];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对从松针中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比较了水、醇两种溶剂对3种松针提取的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5个主要因素: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及提取次数对湿地松松针水提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水提湿地松松针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表明,湿地松松针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g∶mL),提取温度100℃,浸提时间3 h,pH值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湿地松松针多糖得率为4.024%±0.017%。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竹笋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J].
李义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8, (01) :99-102
[2]   桑叶多糖的提取与分析 [J].
盖英萍 ;
牟志美 ;
冀宪领 ;
李菡 ;
王常青 ;
卢长征 .
蚕业科学, 2005, (01) :31-35
[3]   我国松针的开发利用研究及进展 [J].
刘晓庚 ;
陈梅梅 .
林产化工通讯, 2003, (04) :29-34
[4]   黄精多糖调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吴燊荣 ;
李友元 ;
肖洒 .
中国新药杂志, 2003, (02) :108-110
[5]   大枣多糖对衰老模型小鼠胸腺、脾脏和脑组织影响的形态计量学观察 [J].
苗明三 ;
盛家河 .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1, (05) :18-18
[6]   松针研究进展 [J].
李萍 ;
刘友平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3) :49-50
[7]   大枣多糖的提取与抗活性氧研究 [J].
李雪华 ;
龙盛京 .
广西科学, 2000, (01) :54-56+63
[8]   茶叶多糖及其生物活性 [J].
叶盛 ;
程玉祥 ;
汪东风 .
茶叶科学技术, 2000, (01) :1-4
[9]  
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M].陈毓荃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