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生技术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9
作者
谢俊龙 [1 ]
熊国远 [2 ]
机构
[1] 安徽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稻鸭共生; 水质; 生态;
D O I
10.16003/j.cnki.issn1672-5190.2010.03.053
中图分类号
S834 [鸭];
学科分类号
0905 ;
摘要
该研究调查了大面积实施稻鸭共生技术地区的稻田表面水和周围流域河水以及水生生物相。结果表明,稻鸭共生田表面水的EC、COD、T-N等值与传统栽培田水质相比普遍增高,稻鸭共生期间稻田排水易导致水质污染,为了防止周边水质的污染,需要彻底做好水的管理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利用遗传算法获取鸭类传染病环境因素的相关系数 [J].
王卫兵 ;
杨崇俊 ;
蒋之犇 ;
王勇 ;
朱红缘 ;
雷少华 ;
徐冰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8) :3618-3620+3640
[2]   稻鸭共育稻田水体藻类动态变化 [J].
汪金平 ;
曹凑贵 ;
李成芳 ;
金晖 ;
袁伟玲 ;
展茗 .
生态学报, 2009, 29 (08) :4353-4360
[3]   稻鸭共生零日龄放养效果试验 [J].
曹立法 ;
郝金华 ;
陈建军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2) :212-213
[4]   稻鸭共育种养实用技术 [J].
王继选 ;
姬怀启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02) :143-144
[5]   稻鸭共作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 [J].
全国明 ;
章家恩 ;
陈瑞 ;
许荣宝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9) :2023-2028
[6]   稻鸭共作复合系统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J].
甄若宏 ;
王强盛 ;
周建涛 ;
郑建初 ;
何加骏 ;
卞新民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1) :9008-9011+9021
[7]   稻鸭共育对病虫草害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J].
邓强辉 ;
潘晓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8) :7752-7755
[8]   稻田养鸭生态共育技术示范实践 [J].
秦忠耀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7) :194+197-194
[9]   农田生态种养新模式——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初探 [J].
毛正荣 ;
周爱珠 ;
周正春 .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2) :174-175
[10]   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应用评价研究 [J].
刘敏 ;
王萍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8) :2343+2360-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