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六合与五行共同影响中医系统解剖认识数千年——对六分人体系统解剖认识的总结

被引:6
作者
周波
机构
[1] 广西合浦县中医院内科
关键词
中医基础; 黄帝内经; 六合; 五行; 脏腑; 实体; 系统解剖学; 现代研究;
D O I
10.13194/j.jlunivtcm.2011.10.120.zhoub.029
中图分类号
R221 [内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认识上古医学六分人体的解剖方法。方法:探讨《内经》在对人体解剖的分类上,从六分向五分的转变过程。总结作者对《内经》有关人体解剖的一系列认识。结论:从六合过渡到五行的认识变迁,是传统中医对人体系统解剖认识的关键转折点,并由此确立了五行学说,即五分人体的认识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对解剖学的主导地位。但是,六分人体的方法,仍然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得到应用,应予发掘、整理。通过会通六合所得到的相关解剖实体的认识,说明了中医学里的脏腑是实体性的而非功能性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1] 《内经》有关脏腑认识不同理论与观点的研究.[D].陈子杰.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 11
  • [12] 新华字典.[M]..商务印书馆.2004,
  • [13] 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M].王洪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 [14] 黄帝内经研究大成.[M].王洪图总主编;.北京出版社.1997,
  • [15] 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看《内经》脏腑观
    王建纲
    郭伟民
    [J]. 河北中医, 2009, 31 (01) : 133 - 134
  • [16] 五行学说的困惑与出路
    乔文彪
    张亚密
    [J]. 陕西中医, 2004, (06) : 532 - 534
  • [17] 《内经》各学术流派概述
    翟双庆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1) : 20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