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70
作者
郭美姿
李孝生
沈鼎明
徐海荣
高健
管小琴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大黄酸; 肝纤维化;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体积分数60%的CCl4及5%的乙醇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用小剂量、大剂量大黄酸干预,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肝组织胶原面积及病理变化。 结果(1)血清ALT(U/L)、HA(μg/L)、PCⅢ(μg/L)水平及肝组织中MDA(nmol/mg)含量,大黄酸大剂量组分别为78±18、217±75、16±6和1.88±0.34,模型对照组分别为150±16、321±97、31±14和3.67±0.68,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7.831、2.977、3.249和6.75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NU/mg蛋白)大黄酸大剂量组为91.26±14.04,模型对照组为62.45±8.74(t=4.453,P<0.01)。(2)肝组织中TGFβ1、α-SM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3)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大黄酸具有保肝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及抑制TGFβ1的活性、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大黄酸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及细胞外基质积聚(英文) [J].
郭啸华 ;
刘志红 ;
戴春笋 ;
李恒 ;
刘栋 ;
黎磊石 .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1, (10) :72-76
[2]   大黄素抗肝纤维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展玉涛 ;
魏红山 ;
王志荣 ;
黄新 ;
徐芹芳 ;
李定国 ;
陆汉明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4) :235-236+239
[3]   肝纤维化治疗对策 [J].
曾民德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2) :68-69
[4]   肝纤维化的中医中药治疗 [J].
贾继东 ;
王宝恩 .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1, (02) :120-121
[5]   大黄酸对肿瘤坏死因所致胰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倪虹 ;
李继坤 ;
房洁 ;
崔乃强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2000, (04) :49-51
[6]   大黄酸治疗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的远期实验研究 [J].
戴春笋 ;
刘志红 ;
陈惠萍 ;
杨俊伟 ;
郭啸华 ;
周虹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1999, (05) :413-419+506
[7]   大黄素、大黄酸对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研究 [J].
刘彦珠 ;
罗国安 ;
沈子威 .
生物物理学报, 1998, (02) :48-52
[8]   桃仁提取物抗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实验研究 [J].
徐列明 ;
刘平 ;
刘成 ;
吕刚 ;
薛惠明 ;
朱剑亮 ;
沈松法 ;
胡义杨 ;
鲍红梅 ;
梁新敏 .
肝脏病杂志, 1993, (02)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