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大黄酸对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被引:70
作者:
郭美姿
李孝生
沈鼎明
徐海荣
高健
管小琴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消化内科,重庆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大黄酸;
肝纤维化;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体积分数60%的CCl4及5%的乙醇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分别用小剂量、大剂量大黄酸干预,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抗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肝组织胶原面积及病理变化。 结果(1)血清ALT(U/L)、HA(μg/L)、PCⅢ(μg/L)水平及肝组织中MDA(nmol/mg)含量,大黄酸大剂量组分别为78±18、217±75、16±6和1.88±0.34,模型对照组分别为150±16、321±97、31±14和3.67±0.68,两组比较t值分别为7.831、2.977、3.249和6.75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肝组织中SOD活性(NU/mg蛋白)大黄酸大剂量组为91.26±14.04,模型对照组为62.45±8.74(t=4.453,P<0.01)。(2)肝组织中TGFβ1、α-SMA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3)肝组织胶原面积明显减少,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大黄酸具有保肝作用和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及抑制TGFβ1的活性、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