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骨干亲本矮孟牛及其衍生后代遗传解析

被引:27
作者
于海霞 [1 ]
肖静 [2 ]
田纪春 [1 ]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局
关键词
矮孟牛; 骨干亲本; DArT标记; 衍生后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国重要的小麦骨干亲本之一矮孟牛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标记位点(染色体区段)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频率和遗传贡献率。【方法】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836个DArT标记对矮孟牛的3个亲本进行标记筛选,获得来自3个亲本的330个特异标记,并分析特异标记位点(染色体区段)在41份后代材料的遗传频率和遗传贡献率。【结果】亲本牛朱特的遗传物质对后代影响的覆盖涉及面最广,遗传贡献率最大,对后代衍生品种不同染色体的贡献率范围为21.5%(7A)—85.4%(5D),对A、B、D这3个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4.4%、51.8%和52.0%,对后代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贡献率平均为52.2%,表明国外引进种质对中国的小麦遗传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矮丰3号对后代衍生品种不同染色体的贡献率范围为12.2%(5D)—70.7%(2A),对A、B、D 3个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46.2%、44.0%和23.8%,对后代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贡献率平均为43.2%;孟县201对后代衍生品种不同染色体的贡献率范围为14.0%(1D)—68.3%(6D),对A、B、D 3个基因组的贡献率分别为34.9%、35.9%和42.7%,对后代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贡献率平均为35.4%。并鉴定出骨干亲本中一些对后代有较大贡献、高频率传递的染色体位点。【结论】本研究探明了矮孟牛中特异标记位点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频率和遗传贡献率,鉴定出许多与小麦重要性状紧密连锁、对衍生后代具有重要贡献的染色体位点,为解析骨干亲本易出品种的遗传基础,更好地创造和利用骨干亲本,培育小麦新品种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姊妹系遗传差异 [J].
赵春华 ;
崔法 ;
李君 ;
丁安明 ;
李兴锋 ;
高居荣 ;
王洪刚 .
作物学报, 2011, 37 (08) :1333-1341
[2]  
Genomic Distribution of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Yield and Yield-related Traits in Common Wheat[J]. Li-Yi Zhang 1,Dong-Cheng Liu 1,Xiao-Li Guo 2,Wen-Long Yang 1,Jia-Zhu Sun 1,Dao-Wen Wang 1 and Aimin Zhang 1 1 The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lant Cell and Chromosome Engineering,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01,China 2 Biological Colleg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2010(11)
[3]   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第一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遗传差异分析 [J].
崔法 ;
赵春华 ;
鲍印广 ;
宗浩 ;
王玉海 ;
王庆专 ;
杜斌 ;
马航运 ;
王洪刚 .
作物学报, 2010, 36 (09) :1450-1456
[4]   矮孟牛及其衍生品种(系)HMW-GS、蛋白质含量及沉淀值的演化分析 [J].
肖静 ;
刘金良 ;
田纪春 .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04) :765-769
[5]   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基因组特异位点及其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 [J].
袁园园 ;
王庆专 ;
崔法 ;
张景涛 ;
杜斌 ;
王洪刚 .
作物学报, 2010, 36 (01) :9-16
[6]   利用SSR标记探讨骨干亲本欧柔在衍生品种的遗传 [J].
李小军 ;
徐鑫 ;
刘伟华 ;
李秀全 ;
李立会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10) :3397-3404
[7]   小麦骨干亲本“胜利麦/燕大1817”杂交组合后代衍生品种遗传构成解析 [J].
韩俊 ;
张连松 ;
李静婷 ;
石丽娟 ;
解超杰 ;
尤明山 ;
杨作民 ;
刘广田 ;
孙其信 ;
刘志勇 .
作物学报, 2009, 35 (08) :1395-1404
[8]   矮孟牛及其后代育成品种的多态性分析与指纹鉴定 [J].
肖静 ;
王珊珊 ;
李秀全 ;
刘金良 ;
田纪春 .
分子植物育种, 2009, 7 (03) :483-489
[9]   基于SSR标记的小麦骨干亲本育种重要性研究 [J].
盖红梅 ;
王兰芬 ;
游光霞 ;
郝晨阳 ;
董玉琛 ;
张学勇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5) :1503-1511
[10]   阿夫及其衍生小麦品种(系)的SSR分析 [J].
司清林 ;
刘新伦 ;
刘智奎 ;
王长有 ;
吉万全 .
作物学报, 2009, 35 (04) :61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