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基因组特异位点及其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

被引:41
作者
袁园园
王庆专
崔法
张景涛
杜斌
王洪刚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泰安分中心/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碧蚂4号; 骨干亲本; 衍生后代; 特异位点; 分子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的遗传构成及其特异位点在衍生后代中的传递特点,利用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1239个SSR、EST-SSR和STS标记对碧蚂4号子一代衍生品种(系)的4个亲本进行标记筛选,获得33个特异标记可用于76份碧蚂4号衍生材料的分析。在子一代和子二代材料中,除标记Xgwm577外的32个标记均能扩增出碧蚂4号特异带,且分别有8个和10个标记位点的传递频率大于50%;在子三代和子四代材料中能扩增出碧蚂4号特异带的标记分别有29个和20个,传递频率大于50%的标记位点分别有8个和4个;Xgwm261、Xedm80、SWES222和CFE223在4个世代中的传递频率都保持在50%以上;有18个标记位点对衍生品种(系)的遗传贡献率大于25%;推测这些基因组位点及其附近的染色体区域可能是被育种家强烈选择的部分,碧蚂4号含有一些特殊的与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组位点/区段,可能是其成为骨干亲本的遗传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山东小麦遗传改良.[M].陆懋曾;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  
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庄巧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  
冬小麦种质创新与评价利用.[M].李晴祺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基于SSR标记的小麦骨干亲本育种重要性研究 [J].
盖红梅 ;
王兰芬 ;
游光霞 ;
郝晨阳 ;
董玉琛 ;
张学勇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9, (05) :1503-1511
[5]   阿夫及其衍生小麦品种(系)的SSR分析 [J].
司清林 ;
刘新伦 ;
刘智奎 ;
王长有 ;
吉万全 .
作物学报, 2009, 35 (04) :615-619
[6]   小麦白粉病成株抗性和抗倒伏性及穗下节长度的QTL定位 [J].
张坤普 ;
赵亮 ;
海燕 ;
陈广凤 ;
田纪春 .
作物学报, 2008, (08) :1350-1357
[7]   利用小麦微卫星引物建立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性标记 [J].
刘成 ;
杨足君 ;
冯娟 ;
周建平 ;
迟世华 ;
任正隆 .
遗传, 2006, (12) :1573-1579
[8]   QTL mapping for yield and yield contributing traits in two mapping populations of bread wheat [J].
Kumar, N. ;
Kulwal, P. L. ;
Balyan, H. S. ;
Gupta, P. K. .
MOLECULAR BREEDING, 2007, 19 (02) :163-177
[9]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five spike-related traits in wheat using RIL and immortalized F2 populations [J].
Ma, Zhengqiang ;
Zhao, Dongmei ;
Zhang, Caiqin ;
Zhang, Zhengzhi ;
Xue, Shulin ;
Lin, Feng ;
Kong, Zhongxin ;
Tian, Dagang ;
Luo, Qingyun .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007, 277 (01) :31-42
[10]  
Mapping QTL associated with resistance to Fusarium head blight in the Nanda2419 × Wangshuibai population. II: Type I resistance.[J].F. Lin;S.L. Xue;Z.Z. Zhang;C.Q. Zhang;Z.X. Kong;G.Q. Yao;D.G. Tian;H.L. Zhu;C.J. Li;Y. Cao;J.B. Wei;Q.Y. Luo;Z.Q. Ma.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