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麦微卫星引物建立簇毛麦染色体组特异性标记

被引:18
作者
刘成
杨足君
冯娟
周建平
迟世华
任正隆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簇毛麦; SSR; 基因组特异性标记;
D O I
10.16288/j.yczz.2006.12.015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位于普通小麦1A-7A、1B-7B、1D-7D染色体上的102对微卫星引物对多年生簇毛麦、二倍体簇毛麦、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与后代和普通小麦中国春、R25、R111、MY11进行了PCR扩增,发现引物对Xgwm301可以在含簇毛麦染色体的材料中扩出一条长415bp的特异片段(命名为Xgwm301/415),而所有供试小麦均未扩出此片段。进而用一套中国春-二倍体簇毛麦附加系来进行扩增,发现1V-7V染色体均可以扩出该片段,说明该片段为簇毛麦1V-7V染色体所共有。因此,Xgwm301/415是簇毛麦染色体组上的一个特异片段,可以用来快速跟踪检测导入到普通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染色体。
引用
收藏
页码:1573 / 15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原位杂交鉴定导入小麦的多年生簇毛麦染色质 [J].
杨足君 ;
冯娟 ;
周建平 ;
刘成 ;
任正隆 .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05) :106-109
[2]   在六倍体小麦的异源多倍化早期微卫星侧翼序列迅速发生了改变 [J].
张连全 ;
刘登才 ;
颜泽洪 ;
兰秀锦 ;
郑有良 ;
周永红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4, (02) :121-128
[3]   簇毛麦1V染色体SSR标记的筛选 [J].
刘守斌 ;
唐朝晖 ;
尤明山 ;
李保云 ;
宋建民 ;
刘广田 .
作物学报, 2004, (02) :138-142
[4]   我国部分冬小麦新品种(系)SSR标记遗传差异的研究 [J].
高睦枪 ;
刘冬成 ;
郭小丽 ;
张爱民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 (01) :49-54
[5]   簇毛麦的利用价值和染色体操作 [J].
李洪杰 ;
朱至清 .
植物学通报, 1999, (05) :504-510
[6]   新合成的小麦遗传资源——几种多倍体小簇麦 [J].
蒋华仁 ;
戴大庆 ;
孙东发 ;
肖世和 .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01) :89-89
[7]  
Microsatellite analysis of Aegilops tauschii germplasm[J] . E. Pestsova,V. Korzun,N. P. Goncharov,K. Hammer,M.W. Ganal,M.S. R?der.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 (1-2)
[8]  
The use of microsatellites for detecting DNA polymorphism, genotype identification and genetic diversity in wheat[J] . M. Prasad,R. K. Varshney,J. K. Roy,H. S. Balyan,P. K. Gupta.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 (3-4)
[9]  
Genetic analysis of the dwarfing gene (Rht8) in wheat. Part I. Molecular mapping of Rht8 on the short arm of chromosome 2D of bread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J] . V. Korzun,M. S. R?der,M. W. Ganal,A. J. Worland,C. N. Law.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8 (8)
[10]  
Application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o distinguish inter-varietal chromosome substitution lines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J] . Euphytica . 199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