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雨强度和坡度双因子对紫色土坡面侵蚀产沙的影响

被引:71
作者
耿晓东 [1 ,2 ]
郑粉莉 [1 ,3 ]
刘力 [3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四川南充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紫色土; 产沙率; 坡面侵蚀; 临界坡度;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0.06.012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降雨强度和坡度双因子对紫色土坡面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坡面产沙过程和侵蚀形态的演变与降雨强度和坡度的变化密切相关,降雨强度和坡度增大使径流量很快达到细沟发生的临界流量并加剧细沟形态的演变过程,产沙率由于细沟的产生和发展而急剧增加,并呈现跳跃性的波动。各降雨强度下,在5°~25°范围内,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30°时开始减小,在25°附近存在坡面侵蚀的临界坡度。降雨强度和坡度两个因子对侵蚀量的贡献率存在对比消长关系。降雨强度和坡度都较小时,坡度对侵蚀过程起主导作用;当降雨强度较大或者达到临界坡度以后,则降雨强度对侵蚀过程起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自然和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紫色土坡地的磷素迁移 [J].
高扬 ;
朱波 ;
王玉宽 ;
张进忠 ;
汪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34-37
[2]   紫色土小流域土壤流失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 [J].
韩建刚 ;
李占斌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4) :37-41
[3]   紫色土丘陵区坡耕地退耕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效益评价 [J].
刘刚才 ;
李兰 ;
周忠浩 ;
张建辉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4) :32-36
[4]   坡面土壤侵蚀临界坡度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J].
胡世雄 ;
靳长兴 .
地理学报, 1999, (04) :61-70
[5]   黄土坡面不同侵蚀带侵蚀产沙关系及其机理 [J].
郑粉莉 ;
康绍忠 .
地理学报, 1998, (05) :40-46
[6]   紫色土坡耕地耕作方法对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吕甚悟,王世平,徐多润,刘志华 .
中国水土保持, 1996, (02) :38-41+60
[7]   发生细沟侵蚀的临界坡长与坡度 [J].
郑粉莉 .
中国水土保持, 1989, (08) :25-26
[8]   降雨因素和坡度对溅蚀影响的研究 [J].
江忠善 ;
刘志 .
水土保持学报 , 1989, (02) :29-35
[9]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工作回顾 [J].
陈永宗 .
地理研究, 1987, (01) :76-85
[10]   四川省水土流失分区和水土保持工作 [J].
吴士佳 .
水土保持通报, 1986, (03)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