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分析

被引:6
作者
王倩 [1 ,2 ]
双星 [2 ]
黄蕊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3]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关键词
碳金融; 低碳经济; 面板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服务于限制各国温室气体排放的碳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对碳金融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金融发展理论,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选择。碳金融凭借其资金融通、信息传递、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和将外部性内部化等功能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基于欧盟14个国家2005—2009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则进一步证实了碳金融对提高碳生产率的积极作用。为发挥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功能,中国应建立和完善由碳金融支持的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体系;应促进碳金融机构的发展,加快碳金融产品的研发,积极构建碳金融组织体系;应建立健全碳金融市场政策、碳金融组织服务政策、碳金融监管政策等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2010". The World Bank. http://iklim.cob.gov.tr/iklim/Files/eKutuphane/State%20And%20Trends%20of%20The%20Carbon%20Market2010.pdf . 2010
[2]   环境资本、负外部性与碳金融创新 [J].
唐跃军 ;
黎德福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6) :5-14
[3]  
"EstimatingVector Auto Regressions with Panel Data,". Holtz Eakin D,Newey W,Rosen,H. Econometrica . 1988
[4]   论碳金融体系及其运行架构 [J].
杜莉 ;
韩丽娜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50 (05) :55-61
[5]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分析 [J].
王永龙 .
经济学家, 2010, (11) :15-20
[6]   维护中国发展权视角下的国际碳博弈——兼议经济增长与气候变化问题之争 [J].
纪玉山 ;
赵洪亮 .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103-109
[7]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 [J].
潘家华 ;
庄贵阳 ;
郑艳 ;
朱守先 ;
谢倩漪 .
国际经济评论, 2010, (04) :88-101+5
[8]  
Stock Markets, Banks, and Economic Growth. Levine Ross,Sara Zervos. The American Economist . 1998
[9]  
"Is Ther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Expenditures in Energy R&D andCarbon Emissions per GDP?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Garrone P.,Grilli L. Energy Policy . 2010
[10]   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 [J].
王留之 ;
宋阳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9, 29 (06)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