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能源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19
作者
吴巧生
李慧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技术缺口; 非期望产出; 非效率分解; 共同前沿DE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提高能源效率、促进低碳经济转型是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协同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共同前沿(Meta-frontier)理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非参数前沿,并将SO2排放量这一非期望产出纳入DEA模型中,比较分析了2005—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区域差异,采用"技术缺口比率"衡量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区域之间能源利用的技术差距,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能源非效率的分解以及对真实的能源强度和潜在的能源强度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全要素能源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地区差异并不显著。2三大区域之间的能源技术差距不是很大。3技术缺口和管理等因素对不同区域能源非效率的作用不同。4真实的能源强度和潜在的能源强度都具有一定下降的趋势,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如制定区域节能战略时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快技术进步,积极进行能源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等。同时,政府应加大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政策倾斜力度,这样才能充分挖掘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节能减排潜力,这对提升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整体水平以及促进绿色经济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基于泰尔熵指数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分析 [J].
宁亚东 ;
张世翔 ;
孙佳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2) (S2) :69-72
[2]   长三角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分析 [J].
孙久文 ;
肖春梅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67-72
[3]   1996—2009年中国城市固定资本存量估算 [J].
柯善咨 ;
向娟 .
统计研究, 2012, 29 (07) :19-24
[4]   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测度及其收敛性 [J].
汪克亮 ;
杨宝臣 ;
杨力 .
管理学报, 2012, 9 (07) :1071-1077
[5]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区域能源效率评价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王思斯 .
中国矿业, 2009, 18 (09) :36-40
[6]   基于DEA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研究 [J].
吴琦 ;
武春友 .
管理科学, 2009, (01) :103-112
[7]   能源效率与能源生产率:基于DEA方法的省际数据比较 [J].
魏楚 ;
沈满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09) :110-121
[8]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9]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heterogeneity in China: A meta-frontier DEA approach[J] . Qunwei Wang,Zengyao Zhao,Peng Zhou,Dequn Zhou. Economic Modelling . 2013
[10]   Assessment of technology gaps of tourist hotels in productive and service processes [J].
Lin, Chen-Hsien ;
Chiu, Yung-Ho ;
Huang, Chin-Wei .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12, 32 (14) :2329-2342